[发明专利]一种自锁紧燃料电池密封组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4791.3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4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詹志刚;叶东浩;艾勇诚;罗志平;潘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密封结构。一种自锁紧燃料电池密封组件结构,它涉及燃料电池单体,燃料电池单体包括双极板、膜电极组件;双极板由上单极板和下单极板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截面形状均呈凹形,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凹形部分面向气体流场区域;质子交换膜的边部与膜电极支撑部件的环形支撑台阶之间由粘结剂层粘结固定。该结构简单可靠、容易加工,既防止外漏,也可防止内漏(阴阳极串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密封 组件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自锁紧燃料电池密封组件结构,它涉及燃料电池单体,燃料电池单体包括双极板、膜电极组件;双极板由上单极板(10)和下单极板(15)组成,上单极板(10)的下面设有上流道(4)、上密封槽道(3),上流道(4)位于环形的上密封槽道(3)的内侧,上密封槽道(3)内设有上密封圈(2),下单极板(15)的上面设有下流道(12)、下密封槽道(16),下流道(12)位于环形的下密封槽道(16)的内侧,下密封槽道(16)内设有下密封圈(11),膜电极组件位于上单极板(10)与下单极板(15)之间,上流道(4)和下流道(12)均位于膜电极组件的膜电极支撑部件(1)处;膜电极组件包括膜电极支撑部件(1)、质子交换膜(5)、上催化剂层(6)、上气体扩散层(7)、下催化剂层(13)、下气体扩散层(15),膜电极支撑部件(1)为环形结构,膜电极支撑部件(1)的环形腔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支撑台阶,质子交换膜(5)的边部搁置在膜电极支撑部件(1)的环形支撑台阶上,质子交换膜(5)的上面设有上催化剂层(6),上催化剂层(6)的上面设有上气体扩散层(7),质子交换膜(5)的下面设有下催化剂层(13),下催化剂层(13)的下面设有下气体扩散层(15);其特征在于:上密封圈(2)和下密封圈(11)的截面形状均呈凹形,上密封圈(2)和下密封圈(11)的凹形部分面向气体流场区域;质子交换膜(5)的边部与膜电极支撑部件(1)的环形支撑台阶之间由粘结剂层(8)粘结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7479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