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套CO变换装置使用的冷凝液汽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6533.7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2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许仁春;施程亮;邹杰;陈莉;卢新军;徐洁;唐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2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配套CO变换装置使用的冷凝液汽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独创结构的汽提塔配合汽提工艺流程,将来自上游的变换气经过三次冷凝和三次分液,变换工艺冷凝液根据温度的不同,分成多股物流,分别从不同的部位进入汽提塔,科学合理的利用不同变换工艺冷凝液的温位和能量梯度,起到降低汽提塔能耗的作用;同时利用164℃的变换气作为汽提塔再沸器的热源,显著降低了汽提系统能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汽提塔顶汽提出的不凝酸性气温度为45℃,取消了塔顶不凝酸性气冷却器,不再消耗循环冷却水,节省了设备投资,同时能耗进一步降低。采用单塔汽提、冷热进料、侧线抽氨新技术,控制更为简单、操作更加稳定、能耗更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套 co 变换 装置 使用 冷凝 液汽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配套CO变换装置使用的冷凝液汽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所使用的汽提塔的塔体包括相互连通且塔径依次减小的下段、中段和上段;其中,所述上段的塔体内填充有填料;所述汽提塔通过设置在塔底的再沸器提供热量,对进入塔内的变换工艺冷凝液进行汽提分离;所述汽提塔的塔顶设有供CO2气体排出的第一汽提气出口,汽提塔的塔底设有净化工艺冷凝液出口,所述下段侧壁的上部分别设有供氨蒸汽排出的第二汽提气出口和第一冷凝液入口,所述中段侧壁的上部以及所述上段侧壁的上部分别设有第二冷凝液入口和第三冷凝液入口;所述汽提塔的塔底至所述的第二汽提气出口、所述第二汽提气出口至所述的第二冷凝液入口、所述第二冷凝液入口至塔顶三部分的塔径之比为1∶0.6~0.85∶0.15~0.35;使用上述汽提塔的冷凝液汽提方法如下:从上游来的160℃~180℃变换气首先进入汽提塔再沸器1,为汽提塔7提供汽提用热量;出汽提塔再沸器1的变换气温度降到155℃~175℃,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2进行气液分离,分液后的变换气进入脱盐水加热器3加热脱盐水;得到的变换气温度降低到85℃~95℃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4,从第二气液分离器4顶部出来的变换气进入循环水冷却器5进一步降温到35℃~40℃,然后进入第三气液分离器对变换气进行分液和洗涤;中压锅炉水从第三气液分离器6上部喷入,洗去变换气中的微量杂质;洗涤后的变换气送去下游工序;从第一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工艺冷凝液与上游来的工艺循环水混合后温度为155℃~175℃,从所述的第一冷凝液入口进入汽提塔7;从第二气液分离器4分离出的工艺冷凝液换热至110℃~130℃后,与来自汽提塔中间冷凝器8的少量130℃冷凝液混合后,从所述的第二冷凝液入口进入汽提塔7;从第三气液分离器6底部排出的温度为35℃~40℃的锅炉水和工艺冷凝液从所述的第三冷凝器入口进入汽提塔7;所述的汽提塔操作条件为:塔顶压力0.2~0.5Mpa,温度30℃~50℃;塔底压力0.2~0.5Mpa,温度145℃~180℃。在所述的汽提塔内,从第三冷凝液入口进入的温度为35℃~40℃的锅炉水和工艺冷凝液混合后,对汽提塔7下段和中段汽提出的进入上段的二氧化碳不凝酸性气进行冷却降温和洗涤,洗去不凝酸性气中的少量氨,防止后系统铵盐结晶物产生;二氧化碳不凝酸性气从汽提塔的第一汽提气出口排出;从第二冷凝液入口进入汽提塔7的温度为110℃~130℃的工艺冷凝液和来自汽提 塔中间冷凝器8底部的冷凝液混合后,对汽提塔7中下段和下段汽提出的汽提蒸汽进行冷却降温和洗涤,汽提蒸汽中未被从第二汽提气出口抽走的氨大部分被洗涤下来,以减少进入汽提塔7上段汽提气中的氨含量;从第一冷凝液入口进入汽提塔7的温度为155℃~175℃的工艺冷凝液和工艺循环水、从第二冷凝液入口进入的冷凝液、从第三冷凝液入口进入的冷凝液三股流体全部混合后向下流动,通过塔底部的再沸器提供热量,混合流体在下塔塔盘上逐渐被蒸汽汽提,汽提出的140℃~160℃的氨蒸汽大部分从第二汽提气出口被抽出;在汽提塔7的底部得到145℃~165℃的净化工艺冷凝液从工艺冷凝液出口排出,经过滤器11除去杂质后分为两股,一股进入工艺冷凝液预热器10加热第二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工艺冷凝液,温度变为120℃~130℃后送去上游,另外一股直接送去上游,两股净化工艺冷凝液的比例为5∶1~3∶1;从第二汽提气出口抽出的氨蒸汽进入中间冷却器8用脱盐水冷却到130℃,分离出的冷凝液与从工艺冷凝液预热器10处来的冷凝液混合后从第二冷凝液入口返回到汽提塔,130℃的氨蒸汽接下来进入到汽提塔后冷器9中继续冷却,温度降到40℃~55℃,分离出不凝气后送去火炬系统,分离出的污水送污水处理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8653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