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施工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7763.5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雷志洪;皮军;曹飞华;肖波;周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施工工艺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不能正常运行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施工工艺方法,涉及下层管道施工步骤;填料的安装与施工步骤,包括填料的分类选择和准备、铺设下层管管沟的填料、铺设湿地主体填料、铺设上层布水支管管沟的填料;上层管道施工步骤;植物的施工步骤,包括植物的培养与驯化、植物从培养基地移植至人工湿地内;微生物菌种的施工步骤,包括菌种的驯化、菌种的投加、菌种在湿地内的培养及繁殖。本发明可以使垂直流人工湿地高效稳定的运行,适用于人工湿地的环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垂直 人工 湿地 施工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施工工艺方法,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结构包括:铺设在人工湿地池底的用于收集排水的下层管道即下层集水支管和下层总管、覆盖在下层管道上的填料、铺设在填料中的用于进水的上层管道即上层布水支管和上层总管、种植在填料表面的植物和人工湿地池中的微生物菌种;整套施工工艺流程为:下层管道施工——填料的安装与施工——上层管道施工——植物的施工——微生物菌种的施工,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下层管道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对下层管道进行开孔加工,在下层集水支管加工集水孔,在下层总管上表面加工排气孔,去除集水孔和排气孔毛刺和卷边,使其孔壁光滑;
下层管管沟初步定位,根据下层管道预设置位置,确定控制点,放线定位下层管管沟位置;
挖下层管管沟,经步骤
的定位的下层管管沟位置,在人工湿地池底部挖出下层管管沟,管沟保持平直,沟底高度误差小于±10mm,在下层管管沟内表面铺设防渗膜;
铺设下层管道,将下层总管和下层集水支管铺设在经步骤
挖好的下层管管沟中,下层总管和下层集水支管采用管顶连接方式连接并用水平仪调整平直;
处理下层管道排气,下层总管末端通过弯管连接到湿地表面排气;B.所述的填料的安装与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填料的分类选择和准备,所选下层管管沟的石灰石填料的颗粒大于下层集水支管集水孔和下层总管上表面排气孔的孔径,所选上层布水支管管沟的填料的颗粒大于上层布水支管穿孔的孔径,所选的填料粒径大小均匀并清洗干净;
铺设下层管管沟的填料,在下层管管沟内铺设石灰石填料直至将下层管道周边包裹为止;
铺设湿地主体填料,待下层管平整完毕后铺设湿地主体填料,铺设顺序自下而上依次为:20~40mm粒径的碎石10~30cm厚,10~30mm粒径的碎石10~30cm厚,5~10mm粒径的碎石10~80cm厚,1~4mm粒径的粗砂30~100cm厚,在1~4mm粒径的粗砂中留出上层管管沟的位置,铺设各层填料时用水平仪准确平整;
铺设上层布水支管管沟的填料,铺设顺序自下而上依次为:活性炭5~15mm厚,牡蛎壳30~50mm厚,火山石20~40mm厚,10~30mm粒径的石灰石20~40mm厚,8~16mm粒径的碎石20~40mm厚,铺设各层填料时用水平仪准确平整;C.所述的上层管道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对上层管道进行开孔加工,在上层布水支管上开孔,孔径相同,孔的数量沿布水方向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设置,孔口加工完后消除孔口的毛刺和卷边;
上层管管沟初步定位,根据上层管道预设置位置,确定控制点,放线定位上层管管沟位置;
挖上层管管沟,经步骤
的定位的上层管管沟位置,在铺设的湿地主体材料的1~4mm粒径的粗砂中挖出上层总管管沟和上层出水支管管沟,管沟保持平直,沟底高度误差小于±10mm,在上层出水支管管沟内铺设上层布水支管管沟的填料;
铺设上层管道,将上层总管铺设在经步骤
挖好的上层总管管沟中,将上层布水支管铺设在经步骤
铺设好的上层布水支管管沟的填料内,铺设时上层布水支管开孔的孔口中轴线位于10~30mm粒径的石灰石填料和8~16mm粒径的碎石填料的接触面上,上层总管和上层布水支管采用管顶连接方式连接,并用水平仪平整,使各管道两端处于同一高度;
进水后调整,向湿地进水,待填料面沉降稳定后对上层管道和填料面进行二次平整;
铺设上层布水支管的保护碎石,沿上层布水支管管沟铺设8~16mm粒径的碎石,厚度为50mm;D.所述的植物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植物的培养与驯化,将现有的湿地中新生的植物移植到培养基地,在培养基地中使用相同的填料对移植的新生植物进行培育,
植物从培养基地移植至人工湿地内,在人工湿地内种植植物时,植物距最近的上层布水支管距离不低于0.25米,植物种植密度一般为6-8株/㎡;E.所述的微生物菌种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菌种的驯化,在投放湿地前对菌种进行驯化,驯化条件:DO:2—4mg/L,pH:6.5—8.5,温度:15—40℃,驯化时间:3~5天,水温低于15℃以下时,驯化时间延长至5~7天;
菌种的投加,将驯化好的菌液与湿地进水按照1:1的配比投加到湿地内,之后进水;
菌种在湿地内的培养及繁殖,菌种加入到湿地内后,观察并确定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系表面的微生物膜情况,当填料上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不稳定时,应重新驯化和投加菌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8776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8-二氮-9-芴酮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AC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