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2204.5 | 申请日: | 201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燕;李婷婷;秦秋寒;韩刚;肖佃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监测仪。主要解决现有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没有纹波检测功能以及在电压超限时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正负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以及报警信号输出端之间按照电路连接规则依次连接由基准电压形成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连结后构成的电压检测单元,以及由纹波检测放大电路和纹波处理电路连结后构成的纹波检测单元;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和纹波检测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通过电压转换电路放大后输出给显示蜂鸣电路作为电压超限和纹波超限的报警信号。本种电源监测仪,可以有效的保护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避免地震数据的灭失以及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数据处理 工作站 电源 监测 | ||
【主权项】:
一种地震数据处理工作站电源监测仪,包括由基准电压形成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连结后构成的电压检测单元,以及由纹波检测放大电路和纹波处理电路连结后构成的纹波检测单元;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和纹波检测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通过电压转换电路放大后输出给显示蜂鸣电路作为电压超限和纹波超限的报警信号;其中,所述基准电压形成电路(U100)采用LM317芯片,所述电压检测电路(U300)采用LM393N芯片,上述电路在正负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以及控制信号输出端之间按照电路连接规则依次连接;同时,所述基准电压形成电路(U100)的输出端经过分压电阻分压后形成2个连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压检测电路(U300)的2号管脚和5号管脚;此外,电压检测电路(U300)的1号管脚和7号管脚分别连接至1、2 号光耦(U3,U4)的耦合信号输入端;所述1、2 号光耦(U3,U4)的耦合信号输出端作为电压超限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纹波检测放大电路和纹波处理电路由在正负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之间按照电路连接规则依次连接的三极管放大电路(Q1)、电压放大电路(U900)、以及一组由二极管(D902)、电容(C900)和2个分压电阻(R903,R904)构成的滤波分压电路、以及三极管驱动电路(Q2)构成;其中,所述三极管放大电路(Q1)采用2SC1815芯片,所述电压放大电路(U900)采用LF353N芯片,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Q2)采用2SA684芯片;此外,所述正电源采集信号输入端的纹波电压经过一个连接电容(C5)加到三极管放大电路(Q1)的输入端;电压放大电路(U900)的1号管脚连接至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Q2)的基极,7号管脚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902)的正向电流输入端;另外,所述纹波检测单元还包括3号光耦(U14)和整流二极管(D014),所述3号光耦(U14)的正级输入端经过电阻连接至所述电压放大电路(U900)的3号管脚,3号光耦(U14)的负级输入端连接至分压电阻(R904)的连接端;所述3号光耦(U14)的输出端分别经整流二极管(D014)连接至所述电压放大电路(U900)的5号管脚和6号管脚;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Q2)的集电极作为纹波超限控制信号输出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1220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