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荧光探针及基于溶液的光纤荧光传感系统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8017.8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黎敏;潘忠;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微量元素含量检测的光纤荧光探针及基于溶液的光纤荧光传感系统模型,包括有激发光纤、接收光纤、毛细管、选透膜和套筒,激发光纤与两根接收光纤呈品字形排列置于毛细管内,选透膜固定在毛细管末端面,且毛细管内充满生物荧光探针溶液,毛细管固定于套筒内,套筒圆柱段前端与毛细管末端相距2mm。本发明具有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检测简单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实时检测;3)品字形排列的光纤结构,有效利用套筒的空间位置,能够有效提高荧光采集效率,具有较高的精度;4)使用标准医用注射器针头作为套筒,减少人体微量元素检测时病人的痛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荧光 探针 基于 溶液 传感 系统 模型 | ||
【主权项】:
适用于微量元素含量检测的光纤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激发光纤(11)、接收光纤(12、13)、毛细管(14)、选透膜(15)和套筒(16),激发光纤与两根接收光纤呈品字形排列置于毛细管内,选透膜固定在毛细管末端面,且毛细管内充满生物荧光探针溶液,毛细管(14)固定于套筒(16)内,套筒圆柱段前端与毛细管末端相距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1801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