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酸镉单晶纳米带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1536.X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宾;张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7/10 | 分类号: | C30B7/10;C30B29/32;C30B29/6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钨酸镉单晶纳米带的制备方法,以可溶性镉盐、钨酸钠为原料,表面活性剂SDBS为添加剂,水为介质,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SDBS的添加量,溶液的酸碱度,制备出了具有独特形貌,尺寸分布比较均一的钨酸镉纳米带。纳米带宽度小,为黑钨矿单晶结构,形貌良好。纳米带宽度60-120nm,长度1.2-2.5um,厚度大约20nm。本发明方法原料价廉易得,设备简单,能耗低,周期短,制备成本低,产率高,操作安全可靠;产品具有独特的形貌和尺寸,工艺重复性好,质量稳定,易于大规模制备,在纳米器件XCT探测器、放射性核光谱及辐射性测定和核医学仪器等很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钨酸镉单晶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钨酸镉单晶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可溶性镉盐在室温条件下研磨成粉末,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摩尔浓度为0.1‑0.3mol·L‑1的透明溶液;步骤2: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步骤1得到的镉盐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使得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摩尔浓度为0.005‑0.015mol·L‑1;步骤3:将摩尔浓度为0.4‑0.8mol·L‑1钨酸钠溶液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待透明溶液变为不透明的悬浊液,继续剧烈搅拌1‑3h;步骤4:分别用1mol·L‑1的盐酸溶液和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步骤3得到的悬浊液的pH值为7‑9,继续搅拌0.5‑1h;步骤5:搅拌结束后,将步骤4得到的悬浊液移至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90‑180℃温度下水热反应12‑36h,冷却至室温,得到水热产物;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水热产物进行过滤,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先用无水乙醇洗涤2‑4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5次,在60‑90℃温度下干燥,得到白色钨酸镉纳米带粉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2153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