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基底上多孔镍-铜氧化物纳米线阵列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1626.9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堂;丁瑞敏;刘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安国;伍见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钛基底上多孔镍-铜氧化物纳米线阵列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电极。该电极为钛基底上镍-铜氧化物纳米颗粒交叠组装的多孔纳米线阵列结构,其单根纳米线顶端直径20±1纳米,长度2±0.2微米,垂直、均匀、致密地分布在钛金属表面,呈现阵列;单根纳米线由5±0.2纳米的氧化铜和氧化镍纳米颗粒交叠组装而成,纳米线中具有5±0.2纳米的纳米孔均匀分布。制法是:将清洁的钛金属片置入二水氯化铜,六水氯化镍和尿素的水溶液中;然后在聚四氟乙烯内胆的高压釜中密封加热到120℃,保持24小时;自然冷却后将钛金属片取出,即得电极样品的前驱体(Ni,Cu)2(OH)2CO3纳米线阵列薄膜。再将前驱体样品在空气中350℃和500℃分别退火得到传感器电极。该电极应用于生物、医学、电子仪器类产品中。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底 多孔 氧化物 纳米 阵列 葡萄糖 传感器 电极 | ||
【主权项】:
一种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该电极为钛基底上镍‑铜氧物化纳米颗粒交叠组装的多孔纳米线阵列构成,其单根纳米线顶端直径20±1纳米,长度2±0.2微米,垂直、均匀、致密地分布在钛金属表面,呈现阵列;单根纳米线由5±0.2纳米的氧化铜和氧化镍纳米颗粒交叉叠组装而成,纳米线中具有5±0.2纳米的纳米孔均匀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2162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