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式薄层电解池毛细管电泳微流控在线进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3634.7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波;余沐洋;陈俊聪;崔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芯片式薄层电解池毛细管电泳微流控在线进样装置,采用双层芯片结构,首次实现了在芯片上三电极薄层电化学池与微流控毛细管通道的组装,将薄层室、辅助电极室、参比电极室、微流控进样通道、缓冲液池和电极引线集成在一块35mm×25mm×6mm的芯片上,实现与毛细管电泳仪的联用及反应产物的在线分离检测。薄层池产生μL级的样品量,单次进样量为nL级,可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连续多次在线进样后一次分离。装置结构合理,操作易控,电极拆装和更换方便,工作电极材料可选。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对复杂电极反应动力学研究及相关应用领域的测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薄层 电解池 毛细管 电泳 微流控 在线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芯片式薄层电解池毛细管电泳微流控在线进样装置,包括芯片和芯片上集成的三电极电化学池和毛细管进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由盖片(1)和基片(11)所构成,在盖片(1)上设置四片电极导流铜片(7),在盖片(1)的中心位置开有矩形或正方形通孔,由嵌入该孔的由背板(2)和电极片(14)组成的片状工作电极、垫片(13)和基片(11)上对应该孔位置的表面构成薄层电解室(16),一根工作电极引线(3)连接工作电极和一片铜片(7),在盖片(1)上还开有注液孔(6)、(8)、(8)和(9),依次分别与缓冲液池(17)、两辅助电极室(20)和参比电极室(18)连通;在基片(11)上设置缓冲液池(17),池内置入一根铂丝电泳电极(19),在基片(11)上设置通道式的参比电极室(18),其一端与薄层电解室(16)连通,一根Ag/AgCl参比电极(22)的一端连接一片铜片(7),在基片(11)上设置两个长方形凹槽式辅助电极室(20),两个辅助电极室(20)位于薄层电解室(16)外对称的两侧,一根铂丝辅助电极(21)串联两辅助电极室(20),其一端连接一片铜片(7);在盖片(1)和基片(11)接触界面的轴线方向上固定一条与芯片基本等长的微流控通道(12),在微流控通道(12)上开有试样进口(15)和缓冲液进口(24)分别与薄层电解室(16)和缓冲液池(17)连通,在微流控通道(12)内置放一根毛细棒(5)和一根分离毛细管(10),毛细棒(5)和分离毛细管(10)的外径与微流控通道(12)的内径相配合且可在其内左右滑动,毛细棒(5)和分离毛细管(10)各固定一限位套(4)和限位套(2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2363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