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诱导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黄秋葵种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31255.2 申请日: 2011-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2498857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0
发明(设计)人: 祝子坪;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 台州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代理人: 郭春远
地址: 317000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通过诱导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黄秋葵种植方法。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黄秋葵的诱导种植方法包括选种、肥水调控、化学调控和栽培技术调控;使黄秋葵有效多糖含量提高,营养价值较高,用来生产保健食品成本会降低,经济效应较高。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黄秋葵原料,活性多糖含量高,制得的产品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帮助消化,健胃润肠、保肝强肾、降低血脂,增强人体耐力与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制得的产品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含服吸收迅速、功效成分含量高、保健功能显著、食用和携带方便的优点。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诱导效果显着,可极大地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实用于大规模标准化商品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通过 诱导 提高 活性 多糖 含量 秋葵 种植 方法
【主权项】:
一种通过诱导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黄秋葵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黄秋葵的诱导种植方法包括选种、肥水调控、化学调控和栽培技术调控;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黄秋葵果荚活性多糖含量高的丰产、优质的品种;播前浸种20~24小时,每隔5~6小时清洗换水1 次,然后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约2~3天后种子开始出芽即可播种;2) 播种前做畦,采用高畦双行种植,畦宽0.9~1.2米,畦高25~30厘米,沟宽30厘米,行距70~80厘米,株距40~45厘米;终霜期过后,气温稳定在 15℃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为1.5~2.5厘米,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2~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选留壮苗;3~4 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1~2 株苗;株高15~25厘米时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植株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后期遇雨植株发生倒伏;3)植株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离地面20厘米左右开始留侧枝,侧枝不可过多,每株3~5个为宜,在主干上均匀分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生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4) 选前茬非黄秋葵的地块,播种前半个月整地,耕地时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肥料与土壤应充分混合;黄秋葵生长期间用复合肥追施2~3 次,分别在结果初期和盛果期,每亩施肥25~30kg,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少用氮肥;定苗后浇水1次,浇水后及时中耕,盛果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补水,雨季注意排水;5)第一个果形成时用230~28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叶面喷施,在生长中期用320~45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再喷施一次;从盛果初期开始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浓度0.1%~0.5%的磷酸二氢钾,喷施4~6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15天;在整个生产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6)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50~60天,以后整个采收期约3个月;采收要及时,过早则产量低,过迟则影响品质,一般花谢5~9天即可采收,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 商品性嫩果采收标准为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未经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3125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