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可充金属空气电池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2490.1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欣;闫康平;赵强;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8/02;H01M4/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可充金属空气电池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化学电源及相关领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消除金属放电时的氧化产物在气路上的沉积而导致的反应终止,有效提高可充金属空气电池的氧电极反应效率和循环稳定性,缩小三相反应界面区,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对电极反应的毒害及对电极的腐蚀。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气体微通道降低空气中的水分,用气体分布板改善气流的方向与气体分布状态,将孔碳材料与阵列材料组合构成高效三维电极,阴极反应室通过隔膜与金属阳极隔开。本发明的氧电极的催化反应效率高,循环稳定性好,气体与金属离子间的扩散距离短,气液固三相接触充分,气路畅通,气体分布合理,抗金属氧化物沉积能力强,传质和扩散过程效果好,可操作性强,适应于长期反复使用的高能量密度电源场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金属 空气 电池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可充金属空气电池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电极由气体微通道(1)、气体分布板(2)、电极集流体(3)、孔碳材料(4)、阵列材料(5)和隔膜(6)组成,其中,气体微通道(1)和气体分布板(2)可以由透氧膜替换,气体微通道(1)、气体分布板(2)和空气电极集流体(3)可以两个或三个耦合在一起,孔碳材料与阵列材料组成三维结构电极,其与催化剂及电解液构成阴极反应室,气体和金属离子分别经气体分布板和隔膜进入阴极反应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3249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