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遇水膨胀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7328.9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靳晓雨;李桂妃;王宇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K3/10;C08G18/4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遇水膨胀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配方量将遇水膨胀聚氨酯预聚体与经过真空除水干燥后的增塑剂、填料、触变剂、吸水树脂,在真空度不小于0.092MPa,温度为30~50℃的带高速分散盘的双行星搅拌机或者三辊研磨机中进行搅拌分散1~4.5h后,在常压并高纯氮气保护下,加入催化剂B、粘结促进剂和水分清除剂,搅拌分散均匀,在真空度不小于0.092MPa的条件下,脱出小分子,搅拌混合0.3~1h,得到遇水膨胀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遇水膨胀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具有易于施工,对密封界面粘接性能良好,湿气固化后遇水膨胀速度快,膨胀倍率可调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单组份 聚氨酯 密封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遇水膨胀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按下述重量比准备原料;遇水膨胀聚氨酯预聚体 15~55%增塑剂 0~25%填料 0~25%触变剂 0~5%吸水树脂 0~20%催化剂B 0.001%~0.05%粘结促进剂 0.1~5%水分清除剂 0.1~5%;其中,所述遇水膨胀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质量比为2:0~2的两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和三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至80~120℃,搅拌,在真空度不小于0.092Mpa的条件下,真空脱水至水分含量小于250ppm后,降温至60~80℃,待温度恒定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两官能度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占上述混合物总质量的0.001~0.005%的催化剂A,反应2~5.5h后,得到异氰酸酯质量百分含量为1.2~13%的遇水膨胀聚氨酯预聚体;其中,所述催化剂A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和改性有机锡催化剂中的任一种或者几种;步骤二:按上述配方量将,所述遇水膨胀聚氨酯预聚体与经过真空除水干燥后的增塑剂、填料、触变剂、吸水树脂,在真空度不小于0.092 Mpa,温度为30~50℃的带高速分散盘的双行星搅拌机或者三辊研磨机中进行搅拌分散1~4.5h后,在常压并高纯氮气保护下,加入催化剂B、粘结促进剂和水分清除剂,搅拌分散均匀,在真空度不小于0.092 Mpa的条件下,脱出小分子,搅拌混合0.3~1h,得到遇水膨胀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其中,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脂肪族二酸酯类增塑剂、磷酸酯类增塑剂和烷基磺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任一种或者几种;其中,所述催化剂B为脂肪胺类、脂环胺类和芳香胺类的催化剂;其中,所述粘结促进剂为硅烷类附着力促进剂、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基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种;其中,所述水分清除剂为易进行水解反应的硅烷偶联剂、原甲酸三甲酯、对甲基磺酰异氰酸酯、氧化钙和噁唑烷类水分清除剂中的任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3732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