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双向中继通信系统的基于符号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0499.7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吕铁军;曹若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夏宪富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双向中继通信系统的基于符号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时隙是中继接收信息:两个源节点分别向中继发送各自已调信号,中继对接收的叠加信号做自相关运算,得到自相关矩阵,再用最大似然ML检测算法从该矩阵中检测出待广播的网络编码符号,使得网络编码符号的检测空间缩小,从而降低信号检测难度,同时获得接收分集增益,保证系统误码性能。第二时隙是中继广播信息:中继将检测到的网络编码符号广播出去,两个源节点分别采用自干扰消除方法对接收信号解码获得对方信息,完成通信过程。本发明利用M阶移相键控MPSK信号特点降低中继处理信号的运算复杂度,获得接收分集增益,适用于双向中继信道下对称和不对称速率的MPSK调制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双向 中继 通信 系统 基于 符号 物理层 网络 编码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双向中继通信系统的基于符号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1)第一个时隙,中继接收信息:两个源节点Nodei分别向中继节点Node3发送各自的已调信号si,Node3接收到该两个信号后,对接收信号y做自相关运算,得到自相关矩阵T,再采用最大似然ML检测算法从T中检测出待广播的网络编码符号sNC;式中,下标i是源节点、即用户序号,i=1或2;(2)第二个时隙,中继广播信息:Node3将检测得到的网络编码符号sNC广播出去,两个源节点Nodei分别采用自干扰消除方法根据接收信号解码得到对方节点的传输信息,完成通信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4049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