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旋转式吸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6789.2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1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秋;王丹莉;蔡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体化可旋转式吸附器,该吸附器由同心轴的圆形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中间设有隔板,其结构等同于双罐吸附器;所述内筒顶盖(29)中心设有转动轴(32),所述转动轴(32)通过外筒顶盖(7)上的转动轴出口(3)与驱动设备相连;外筒底盖(25)内侧设有和外筒同心轴的环形滚轮凹槽(21),所述内筒底盖外层设有与所述滚轮凹槽(21)相配合的滚轮(20);所述外筒筒体(9)设有磁控管(27)。利用微波加热及低真空集成解吸工艺,来实现油气吸附回收的可旋转式吸附器,该吸附器实现了对吸附-解吸的集成,结构简单,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旋转 吸附 | ||
【主权项】:
一体化可旋转式吸附器,由同心轴的圆形内筒和外筒组成;所述外筒由通过螺栓连接的外筒顶盖(7)、外筒筒体(9)和外筒底盖(25)组成;所述内筒由通过螺栓连接的内筒顶盖(29)、内筒筒体(12)和内筒底盖(2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中设有隔板(11),将内筒等分成互为密闭的半筒体;所述内筒顶盖(29)中心设有转动轴(32),所述转动轴(32)通过外筒顶盖(7)上的转动轴出口(3)与驱动设备相连;所述内筒顶盖(29)上以所述隔板(11)平面对称的设有两个顶部开口,所述两顶部开口分别通过密封圈槽与所述外筒顶盖(7)上的尾气排放口(4)和解吸油气出口(31)活动密封连接;所述解吸油气出口(31)内设有除雾填料(30),所述尾气排放口(4)兼做新鲜吸附剂的进料口;所述内筒底盖上以所述隔板(11)平面对称的设有两个底部开口,所述两个底部开口分别通过密封圈槽与所述外筒底盖(25)上的进料气入口(22)和氮气入口(23)活动密封相连;所述外筒底盖(25)与内筒底盖轴向自由装配;所述两半筒体的内部低端依次设有网状结构和支撑脚(19),其外部高于所述支撑脚(19)的位置对称设有卸料口(15);所述外筒筒体(9)设有磁控管(2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4678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