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热协同催化技术及其在一氧化碳催化偶联上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9697.X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颜廷江;李广社;李莉萍;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67/36 | 分类号: | C07C67/36;C07C69/36;C07C68/00;C07C69/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能够改善一氧化碳催化偶联性能的光–热协同催化技术,即在热催化反应装置中引入太阳光或人工光源,通过光催化和热催化对一氧化碳催化偶联反应体系的共同作用,从而改善了常规一氧化碳催化偶联反应的一些技术性不足。本发明由于在原有热催化反应作用的基础上外加了太阳光或人工光源,通过对催化剂电子结构和催化偶联过程中反应物种吸附态的影响,产生光催化–热催化协同作用,使得一氧化碳催化偶联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明显降低,同时碳酸脂、草酸酯等目标产品的收率和选择性也显著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催化 技术 及其 一氧化碳 偶联上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通过光热协同作用催化偶联一氧化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催化作用的同时,结合光催化作用使一氧化碳发生偶联反应,所述的热催化作用是通过热催化反应装置实现的,所述的热催化反应装置是由管式反应器、催化剂颗粒和加热系统组成,所述的光催化作用是通过外加光源实现的,催化剂颗粒置于所述管式反应器内,加热系统和外加光源置于管式反应器周围,所述外加光源为太阳光或人工光源;光热协同催化偶联一氧化碳的具体方法为将含有一氧化碳的原料气体流过所述的管式反应器,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催化偶联成目标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4969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升降式网箱
- 下一篇:一种燃气灶监控报警系统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