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锰钴镍热敏陶瓷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4592.3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敬;黄志明;侯云;褚君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01 | 分类号: | C04B35/01;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锰钴镍(Mn-Co-Ni-O)热敏陶瓷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以乙酸盐(乙酸锰(Mn(CH3CO2)2·4H2O)、乙酸钴(Co(CH3CO2)2·4H2O)、乙酸镍(Ni(CH3CO2)2·4H2O))为原料,以乙酸为溶剂,经蒸发、研磨、热处理、压制、烧结等工序制备锰钴镍热敏陶瓷材料。该方法经两道热处理过程来确保材料的致密、结晶性、抗腐蚀等性能。该方法与传统的锰钴镍块材制备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材料组成成分均匀性好,锰、钴、镍三种金属阳离子比例易控制;2、所需烧结温度低(~800℃);3、原材料环境友好,绿色无毒,制备成本低;4、材料晶相纯,稳定可靠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锰钴镍 热敏 陶瓷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锰钴镍热敏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前驱体溶液的配制溶质采用具有良好溶解性,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乙酸锰、乙酸钴、乙酸镍,其原子比的配比为Mn∶Co∶Ni=50‑84∶0‑32∶14‑18,溶剂使用乙酸,按原子比称量此三种乙酸盐溶于一定量乙酸中,加热致30~60℃使溶质完全溶化,溶度范围0.1‑0.6mol/L为宜,溶液呈澄清透明状,颜色随原子比不同而不同;(2)获得均匀的乙酸盐混合体粉末将前驱体溶液置于加热平台上,在150‑250℃范围的恒温情况下将配制好的前驱体溶液蒸干,获得固态乙酸盐混合体,再将固态乙酸盐混合体研磨成粉体;(3)获得锰钴镍氧化物粉体将乙酸盐混合体粉末在空气氛围下按一定的热处理程序,在600‑800℃温度范围内煅烧3‑5小时获得锰钴镍氧化物,然后再次将氧化物研磨成细粉;(4)压制块体锰钴镍氧化物粉体在5‑15MPa压强范围下保持压力5分钟,压制成块体;(5)烧结将压制好的块体材料在空气氛围下按一定的热处理程序,在700‑1000℃温度范围内煅烧4‑6小时,完成锰钴镍热敏陶瓷材料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5459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砼预制螺旋桩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鉴定及纯化细胞内烯醇化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