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缘嫁接诱变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8098.4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郭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昊坤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远缘嫁接诱变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选择京薯6号(紫薯)为砧木,豫麦14号为接穗,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继军麦号,获得继军麦号后再与刀豆为砧木,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继军麦1号;精选继军麦1号麦种,用药剂拌种进行播种,做好苗期管理、小麦冬前管理、小麦春季管理、小麦后期管理及适时收获,确保小麦优质高产。本发明通过两次两种植物远缘嫁接诱变后获得小麦新品种继军麦1号,该品种为半冬性,茎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能力强,抗病性好,耐旱,抗寒性好,抗干热风,落黄好,高产稳产,一般亩产600公斤,高产潜力能达750公斤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远缘 嫁接 诱变 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 | ||
【主权项】:
远缘嫁接诱变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如下,一.选种:选择京薯6号为砧木,豫麦14号为接穗,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继军麦号,获得继军麦号后再与刀豆为砧木,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继军麦1号;二.播种:精选继军麦1号麦种,用药剂拌种,早中茬品种在10月8日至10月20日播种,采用旋耕与深耕相结合,每亩播种量为10公斤,10月20日后播种,迟播种一天增加0.25公斤麦种,用双楼重播,第一次用播种量的2/3,第二次用播种量的1/3,每亩施优质土杂肥5000公斤,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每亩75公斤,硼、镁、锌、铁肥每亩5公斤;三.苗期管理: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移稠补稀,中耕1‑2次,在小麦三叶期后拔节期前进行化学除草,日平均气温5℃以上,每亩用75%苯磺隆2g,加水30公斤喷雾一次;四.小麦冬前管理:a、浇好越冬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浇越冬水适宜温度要求,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时间在立冬到小雪期间,群体小的麦田应先浇,后浇群体大的麦田;b、及时划锄,保墒提温促苗快发,冬前应对麦田划锄一遍,划匀,划透,深度4——5Gm为宜;c.合理追施化肥,培育冬前壮苗,每亩施用标准氮肥15公斤为宜;五.小麦春季管理:a.及时划锄,促控结合,对旺长麦田要及时划锄进两极分化,控制群体;b.叶面施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用全氮5.0%,水溶磷15.0%,水溶钾30.%,钙0.05%,镁0.05%,硼0.35%,锌0.006%,铁0.005%,铜0.003%,锰0.0025%,钼0.0005%,以上11种肥料每次每亩用100克加15%三唑酮80g或25%戊唑醇20g或40%戊唑多菌灵60g交替使用加5%高效氯氟氰菊酯80ml,如有旺长小苗在拔节期前每亩再加15%多效唑40g, 每亩用水30公斤;六.小麦后期管理:小麦抽穗以后,主要是旗叶、倒二叶和穗下节间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供给籽粒灌浆,因此,重视保护好旗叶和倒二叶,延长绿色功能期,保持较长时间的较强的光合作用强度,对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同时,小麦开花以后,根系的活力开始衰退,延缓根系衰老,使小麦的根系具有较长时间的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功能,对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持续时间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小麦生育后期管理的主功方向是保根,保叶,防早衰,增加粒重;七.适时收获:小麦蜡熟末期是收获的最佳时期,收获后及时晾晒,并在入库前做好粮食精选,保证小麦商品的质量,单独晾晒,单贮单运,防止混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昊坤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界首市昊坤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5809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棚保温气膜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阻隔性的双轴拉伸聚乳酸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