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成型蓄热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9002.6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敏;李元元;朱教群;周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体。该蓄热体适用于中低温热利用领域,根据蓄热体的大小,可以用于风电储能、太阳能热发电、光伏热储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和地热储能等。一种铸造成型蓄热体,其特征在于它由铁水直接浇铸而成储热室箱体,储热室箱体的上部设有上分流腔,储热室箱体的上端设有进油口,进油口与上分流腔相连通;储热室箱体的下部设有下分流腔,储热室箱体的下端设有出油口,出油口与下分流腔相连通;上分流腔与下分流腔由传热介质输送管道相连通。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要添加额外换热管道,安全可靠且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成型 蓄热 | ||
【主权项】:
一种铸造成型蓄热体,其特征在于它由铁水直接浇铸而成储热室箱体(1),储热室箱体(1)的上部设有上分流腔(5),储热室箱体(1)的上端设有进油口(2),进油口(2)与上分流腔(5)相连通;储热室箱体(1)的下部设有下分流腔(6),储热室箱体(1)的下端设有出油口(3),出油口(3)与下分流腔(6)相连通;上分流腔(5)与下分流腔(6)由传热介质输送管道(4)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5900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板式传感器轴重称
- 下一篇:用于冷氢化系统中的热量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