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零价铁-电磁耙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0190.4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贤;张亚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零价铁-电磁耙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泥工艺,具体步骤为:将受处理的土壤/污泥和纳米零价铁充分混合,土壤/污泥中重金属部分被nZVI还原、部分被吸附到nZVI的表面,反应后干净的土壤/污泥与nZVI通过电磁耙装置进行分离,电磁耙通过发出的磁场作用力吸附nZVI,使nZVI能够被固定在磁耙柱上,进行有效分离。通过物理分离,减少了去除过程或去除后对土壤/污泥理化性质的改变。本发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可对土壤中存在的铜、镍、锌、钴、铬、镉和铅等一次性去除,然后吸附在nZVI上的重金属通过电磁耙回收分离。利用nZVI技术修复被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泥具有成本低,修复效率高等特点;况且利用电磁耙装置资源回收利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零价铁 电磁 联合 修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污泥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纳米零价铁‑电磁耙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 将水和土壤/污泥充分混合,在22‑30 ºC温度下搅拌5‑20 h,使固定在土壤/污泥上的部分重金属溶出;其中:每100‑500L水中土壤/污泥的加入量为40‑80kg;(2) 向步骤(1)得到的水土壤或水污泥混合液中加入nZVI,反应1‑10h,使nZVI分别与土壤/污泥和水中的重金属发生作用,温度为22‑30 ºC;其中:每40‑80 kg土壤/污泥中加入nZVI 1‑25kg;所述nZVI的平均粒径为30‑70nm,比表面积达20‑40 m2/g;(3) 吸附有重金属的nZVI和水土壤或水污泥的分离采用电磁耙装置进行彻底分离,分离过程为:在轨道上移动的行车式电磁耙通过安装在行车上的柱体状磁条产生的磁场对具有磁性的nZVI进行吸附,通过行车的来回走动,不断的吸附土壤/污泥混合液中的nZVI,当电磁耙吸收一定量的nZVI后,行车移动到重金属回收池,切断电磁耙电源,使被吸附在磁柱上的nZVI全部脱落进重金属回收池中,结束后,接通电磁耙电源,电磁耙重新进行工作;对于电磁耙,磁铁和线圈圈数是固定的,通过改变电流改变电磁耙的磁场强度; (4) 将步骤(3)得到的分离出的水、土壤/污泥混合液离心分离,分离水回用,受污染土壤/污泥最终实现净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6019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盘式双工位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在线分级纳米级粒子粒径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