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传感器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6861.8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6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殷晨波;张子立;朱斌;陶春旻;董宁宁;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B81C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传感器及其制造工艺,气体传感器包括硅基底、二氧化硅绝热截至层、叉指信号电极、测温电极、加热电极;所述的硅基底具有通孔结构,硅基底的上表面包括通孔的顶部设有二氧化硅层,所述的二氧化硅层采用表面工艺加工成悬臂结构。二氧化硅层上表面设有叉指信号电极、测温电极和加热电极组成的电极组,电极组上表面设有二氧化锡层本发明工艺将加热电极、叉指信号电极、测温电极制作于一层,降低了制造复杂度,提高了成品率;将传感器二氧化硅层腐蚀,形成悬臂结构,减小热量的传输通道,使得传感器的功耗更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传感器 及其 制造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为铝层、第一二氧化硅层、硅基底、第二二氧化硅层、电极组层以及二氧化锡层;其中,铝层、第一二氧化硅层以及硅基底为环形中空结构;所述电极组层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中心区包括叉指信号电极,位于叉指信号电极外围的测温电极以及位于测温电极外围的加热电极;外围区包括叉指信号电极引出叉指信号电极触脚,测温电极引出测温电极触脚以及加热电极引出加热电极触脚;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位于相邻电极触脚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窗口,第二二氧化硅层上相邻的窗口之间的部分构成悬臂结构;二氧化锡层位于电极组层中心区上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6686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电磁流量计极化电压检测的电路
- 下一篇:气体喷嘴冷却性能的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