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团头鲂苗种的捕捞、装载及高密度运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4961.1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谢骏;戈贤平;周群兰;高启平;蒋宗杰;金建国;胡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2;A01K73/00;A23K1/18;A23K1/1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团头鲂苗种的捕捞、装载及高密度运输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抗应激:苗种捕捞前,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和全池泼洒高稳维生素C;捕捞前1天停止饲料投喂;(2)捕捞:鱼池中水温8-10℃,聚乙烯网布网捕捞苗种,取体质健壮苗种,时间控制在0.5-1.5h内;(3)装载:苗种装入运鱼水箱中,运鱼水箱中的水体温度8-10℃;装入苗种后,运鱼水箱内水面接近箱顶;(4)运输:控制水温8-10℃,采用活水车加氧气瓶充氧的方式运输,到达目的地后,逐渐加入池塘中的新水和运输水箱中的旧水混合,使苗种适应新的环境及水体温度后,再转入养殖池塘。本发明能够成功地对团头鲂成鱼进行捕捞、装载及长途高密度运输,成活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团头鲂 苗种 捕捞 装载 高密度 运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团头鲂苗种的捕捞、装载及高密度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抗应激:苗种捕捞前,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和全池泼洒高稳维生素C,以提高苗种的抗应激能力;在捕捞前1天停止饲料投喂,使苗种消化道排空,减少运输期间排泄量及肠道的损伤,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运输水体;(2)捕捞:鱼池中水温8‑10℃,取15‑20目的聚乙烯网布网捕捞苗种,操作要轻快,不能让苗种离水,先去除带污泥、游泳不活泼、畸形、身体瘦弱的苗种,取体质健壮的苗种,时间控制在0.5‑1.5h内;(3)装载:将团头鲂苗种装入运鱼水箱中,运鱼水箱中的水体温度8‑10℃;装入苗种后,运鱼水箱内水面接近箱顶5 cm左右,以减少水体运输过程中的来回震荡,防止鱼体损伤;装鱼操作时不要动作过大,以免鱼体受伤;(4)运输:控制水温8‑10℃,采用活水车加氧气瓶充氧的方式运输,到达目的地后,逐渐加入池塘中的新水和运输水箱中的旧水混合,使苗种适应新的环境及水体温度后,再转入养殖池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9496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