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内支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1059.8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9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浩;李益民;舒畅;潘王虎;王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6 | 分类号: | B22F3/16;B22F5/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内支架的制备方法,工艺条件和步骤如下:(1)、采用粉末粒度为8μm以下的粉末;(2)、采用以水溶性PEG及植物油为主要组分的粘结剂,在注射工艺参数条件下粘度小于10Pa·S;(3)、所采用的模具为两板模,以环形支架沿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为中轴线,将模具的B板平均分为6部分;(4)、采用热流道系统,即在模具上增加加热系统;(5)、模具的浇口设置在支架轴向首、末端的环形结构的单元顶部,采用两端进浇的方式注射,进浇方向平行于支架的轴向;(6)、通过含氮气氛和真空气氛烧结,提高支架的耐腐蚀性、密度和表面光洁度。本发明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无需后续加工,原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的血管内支架的制备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支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血管内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条件和步骤如下:(1)、采用粉末粒度为8μm以下的粉末;(2)、采用以水溶性PEG及植物油为主要组分的粘结剂,在注射工艺参数条件下粘度小于10Pa·S;(3)、所采用的模具为两板模,以环形支架沿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为中轴线,将模具的B板平均分为6部分;(4)、采用热流道系统,即在模具上增加加热系统;(5)、模具的浇口设置在支架轴向首、末端的环形结构的单元顶部,采用两端进浇的方式注射,进浇方向平行于支架的轴向;(6)、通过含氮气氛和真空气氛烧结,提高支架的耐腐蚀性、密度和表面光洁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0105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