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实验包层模块系统集成的异材管道的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8508.1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9/235 | 分类号: | B23K9/235;B23K9/16;C23C24/1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材管道的连接方法,具体公开一种用于解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实验包层模块(TBM)本体与其附属系统(氦冷系统、氚提取系统)之间的管道连接的异材管道连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镍合金球形粉末和奥氏体钢球形粉末;(2)在实验包层模块后板一侧的马氏体钢管道口上制备过渡接头;所述的过渡接头由步骤(1)所述的镍合金球形粉末和奥氏体钢球形粉末,过渡接头由镍合金层、镍合金和奥氏体钢的复合层、奥氏体钢层构成;(3)过渡接头的奥氏体钢层与实验包层模块附属系统的奥氏体钢连接管焊接,即实现了异材管道的连接。该方法解决了氏体钢与奥氏体钢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带来的热应力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验 包层 模块 系统集成 管道 连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实验包层模块系统集成的异材管道的连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镍合金球形粉末和奥氏体钢球形粉末;(2)在实验包层模块后板(4)一侧的马氏体钢管道口上制备过渡接头;所述的过渡接头由步骤(1)所述的镍合金球形粉末和奥氏体钢球形粉末,过渡接头由镍合金层、镍合金和奥氏体钢的复合层、奥氏体钢层构成;(3)过渡接头的奥氏体钢层与实验包层模块附属系统的奥氏体钢连接管焊接,即实现了异材管道的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0850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工件回转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扩锥的焊接工装及其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