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贝氏体钢轨及其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9183.7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昕;金纪勇;杨玉;刘宏;赵长兴;刘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2 | 分类号: | C22C38/12;C22C38/34;C22C38/22;C22C38/14;C22C38/38;C22C38/28;C22C38/58;C22C38/44;C21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贝氏体钢轨及其热处理工艺,钢轨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10%-0.32%,Si:0.80%-2.00%,Mn:0.80%-2.80%,Cr:<1.50%,Mo:0.10%-0.40%,Ni:0-0.5%,其中Mn+Cr+0.5Ni≤2.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钢轨热轧后或热轧钢轨空冷至室温再重新加热至850-1000℃奥氏体化后:钢轨轨头以0.3-15℃/s的冷速冷却到620-570℃,低于620-570℃时,以0.5-5℃/s的冷速冷至350-200℃,随后空冷至室温。本发明避免了热轧空冷至室温时粒状贝氏体内产生过多的不稳定的粗大M-A岛,降低了热轧钢轨发生矫直断裂(或延迟断裂)的风险,提高了钢种的生产工艺适应性。抗拉强度大于1400MPa,实现强度和韧塑性的最佳匹配,使钢轨的耐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及耐磨性均优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贝氏体 钢轨 及其 热处理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高强度贝氏体钢轨,其特征在于钢轨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10%‑0.32%,Si:0.80%‑2.00%,Mn:0.80%‑2.80%,Cr:<1.50%,Mo:0.10%‑0.40%,Ni:0‑0.5%,其中Mn+Cr+0.5Ni≤2.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1918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