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iDAR数据与正射影像的3维屋顶重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3560.4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1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程亮;李满春;刘永学;童礼华;张雯;陈焱明;蔡文婷;李真;杨康;潘航;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10 | 分类号: | G06T1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影像处理方法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LiDAR数据与正射影像的3维屋顶重建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三角形簇的LiDAR点屋顶面片分割;(2)基于LiDAR数据与正射影像的屋脊线提取;(3)3维屋顶模型重建。本方法面向3维屋顶模型精细重建的需求,集成LiDAR数据与高分辨率影像,综合利用LiDAR数据高程特性与影像高分辨率特性的互补优势,以“屋顶面片分割-屋脊线提取-3维屋顶模型重建”为主线,实现了基于三角形簇的LiDAR点屋顶面片分割算法、基于LiDAR数据与正射影像的屋脊线提取算法,形成了一种3维屋顶模型重建的新方法,实验证明本方法建模的自动化程度高,正确性和完整性较高、定位精度较高,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idar 数据 射影 屋顶 重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LiDAR数据与正射影像的3维屋顶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三角形簇的LiDAR点屋顶面片分割,首先对LiDAR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重采样和中值滤波;对于预处理后的LiDAR点,使用基于格网索引的生长算法,实现对大量LiDAR点的不规则三角网的快速生成;对于生成的Delaunay三角网,在三角形法向量法进行筛选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基于三角形簇的点法向量估计技术,通过相邻点法向量的差异分析,探测建筑物顶部变化之处,并结合三角网边的高差和倾斜度信息剔除部分噪声;为了从复杂的线数据中有效形成屋顶各个面片,采用基于分叉点的简化方法以及基于间断点的连接方法,最终生成屋顶面片; 步骤2:基于LiDAR数据与正射影像的屋脊线提取,把LiDAR数据与影像套合,根据LiDAR内插外扩的结果进行影像工作区的建立;利用Edison算子和Hough变换提取建筑物范围内的边缘线数据;通过对每条边缘线数据构建左右多边形,根据点面空间关系确定落在左右多边形内的LiDAR点,对比左右多边形的LiDAR点分布情况,选取出位于建筑物屋脊线附近的线;为了进一步简化屋脊线,对于近似平行且距离较近的屋脊线进行融合;通过屋脊线的自延伸与轮廓线相交构成一个个面片,两两比较面片内的LiDAR点,若都来自于同一屋顶面片,则合并两个面,最终可以得到准确的屋脊线数据;步骤3:3维屋顶模型重建,获取落在每个屋顶面片内的LiDAR点,使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拟合3维屋顶面片;屋顶面片数据与屋脊线面片数据套合,实现两种面片数据的一一对应,利用拟合面片方程以及屋脊线角点的平面坐标计算屋脊线角点的3维坐标;使用ArcEngine的MultiPatch类实现3维屋顶模型的重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2356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