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低温过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3715.2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9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云芝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B01D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100 安徽省凤台县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模块化低温过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针对市场趋势自动化、解决一种低温过滤模块自动化的技术攻坚,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自动化冷冻过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装置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自动化、稳定了设备性能,提升了产品恒久质量,真正做到了高效、节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低温 过滤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模块化低温过滤装置,包括:显示触摸屏、控制配电柜、水循环控制模块、水反冲控制模块、冷媒循环控制模块、整机过滤前进液控制模块、初滤挂土控制模块、精滤挂土控制模块、大循环降温控制模块、正常过滤控制模块、添加控制模块、初滤余液抽回控制模块、精滤余液抽回控制模块、初滤进清洗液控制模块、精滤进清洗液控制模块、初滤排渣控制模块、精滤排渣控制模块、护滤机3、初滤机99、初滤甩土装置、精滤机98、精滤甩土装置、终端过滤机22、搅拌机35、添加泵42、进液泵6、初滤泵59、精滤泵58、送液泵20、冷媒罐78、冷媒泵32、制冷系统100、储水罐66、冷却塔67、护滤器68、水泵69、节能交换器七(7)、节能交换器八(8)、安全阀六十二(62)、安全阀二十一(21)、安全阀八十七(87)、安全阀九十六(96)、安全阀四十八(48)、安全阀十二(12)、管道试镜七十九(79)、管道视镜八十八(88)、管道视镜八十九(89)、阀八十五(85)、排水阀七十六(76)、排水阀七十五(75)、排气阀七十七(77)、阀七十(70)、阀七十一(71)、阀七十二(72)、阀七十三(73)、排水阀九十三(93)、排渣阀三十(30)、阀三十一(31)、阀三十三(33)、进液阀1、排渣阀九十(90)、高压气阀九十一(91)、排气阀五(5)、高压气阀九十二(92)、排气阀二十五(25)、阀二十三(23)、清洗液阀26、排渣阀九十五(95)、阀二十八(28)、排气阀六十三(63)、排气阀八十六(86)、阀九(9)、加液阀29、阀六十一(61)、阀十一(11)、阀四十三(43)、测液阀45、排液阀46、阀四十一(41)、初净液阀13、初排渣阀49、阀五十(50)、阀五十一(51)、阀五十二(52)、阀十(10)、阀八十二(82)、阀三十七(37)、阀八十一(81)、阀三十六(36)、排渣阀四十(40)、阀十六(16)、阀十九(19)、阀三十八(38)、阀三十九(39)、阀五十四(54)、阀五十三(53)、精净液阀18、精排渣阀55,并分别通过管道和电缆连接上述各个部件构成整个装置,其中,所述护滤机3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阀1、所述排渣阀九十(90)、所述高压气阀九十一(91)、所述排气阀五(5)、所述阀二十八(28)、所述进液泵6连接,而且,所述高压气阀九十一(91)和所述排气阀五(5)相连接,所述阀二十八(28)与所述进液泵6相连接;所述节能交换器七(7)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泵6、所述安全阀八十七(87)、所述送液泵20、所述阀十九(19)、所述节能交换器八(8)连接,而且,所述进液泵6和所述安全阀八十七(87)的高压端口相连接,所述节能交换器七(7)通过所述节能交换器八(8)与所述阀九(9)相连接;所述冷媒罐78通过管道与所述阀三十(30)、所述阀三十一(31)、所述阀三十三(33)、所述安全阀二十一(21)连接,而且,所述阀三十(30)和所述阀三十一(31)相连接,所述阀三十三(33)与所述安全阀二十一(21)的排压端口相连接;所述冷媒泵32通过管道与所述阀三十一(31)、所述安全阀二十一(21)、所述节能交换器八(8)连接,而且,所述安全阀二十一(21)的高压端口、节能交换器八(8)相连接;所述制冷系统100通过管道与所述节能交换器八(8)、所述阀三十三(33)、所述阀七十(70)、所述阀七十三(73)、所述排水阀九十三(93)、所述阀七十一(71)、所述阀七十二(72)连接,而且,所述阀七十(70)和所述阀七十三(73)相连接,所述排水阀九十三(93)与所述阀七十一(71)、所述阀七十二(72)相连接;所述水泵69通过管道与所述述阀七十(70)、所述阀七十二(72)、所述安全阀六十二(62)、所述排气阀七十七(77)、所述护滤器68连接,而且,所述述阀七十(70)和所述阀七十二(72)、所述安全阀六十二(62)的高压端口相 连接,所述排气阀七十七(77)与所述护滤器68相连接;所述冷却塔67通过管道与所述阀七十一(71)、所述阀七十三(73)、所述安全阀六十二(62)、所述储水罐66连接,而且,所述阀七十一(71)和所述阀七十三(73)、所述安全阀六十二(62)的排压端口相连接;所述储水罐66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水阀七十六(76)、所述阀八十五(85)、并通过所述阀八十五(85)与排水阀七十五(75)、所述护滤器68连接,而且,所述阀八十五(85)和所述排水阀七十五(75)、所述护滤器68相连接;所述终端过滤机22通过管道与所述高压气阀九十二(92)、所述排气阀二十五(25)、所述阀二十三(23)、所述安全阀九十六(96)、所述送液泵20、所述阀二十八(28)、所述加液阀29、所述阀五十一(51)、所述阀五十(50)、所述清洗液阀26、所述排渣阀九十五(95)连接,而且,所述高压气阀九十二(92)和所述排气阀二十五(25)、所述阀二十三(23)相连接,所述安全阀九十六(96)的高压端口与所述送液泵20相连接,所述阀二十八(28)和所述加液阀29、所述阀五十一(51)、所述阀五十(50)、所述清洗液阀26、所述排渣阀九十五(95)相连接;所述初滤机99通过管道与所述阀十一(11)、所述排气阀六十三(63)、所述初净液阀13、初排渣阀49连接;所述初滤泵59通过管道与所述阀十一(11)、所述阀四十三(43)、所述阀六十一(61)、所述安全阀十二(12)、所述阀五十二(52)、所述阀九(9)、所述阀三十六(36)、所述阀八十一(81)连接,而且,所述阀十一(11)与所述阀四十三(43)、所述阀六十一(61)、所述安全阀十二(12)的高压端口相连接,所述阀五十二(52)和所述阀九(9)、所述阀三十六(36)、所述阀八十一(81)相连接;所述添加泵42通过管道与所述阀四十三(43)、所述测液阀45、所述排液阀46、所述阀四十一(41)连接,而且,所述阀四十三(43)和所述测液阀45相连接,所述排液阀46与所述阀四十一(41)相连接;所述管道视镜八十八(88)通过管道与所述初净液阀13、所述初排渣阀49、所述阀五十(50)、所述阀十(10)、所述阀八十二(82)连接,而且,所述初净液阀13和所述初排渣阀49、所述阀五十(50)相连接,所述阀十(10)和所述阀八十二(82)相连接;所述精滤泵58通过管道与所述阀十六(16)、所述安全阀四十八(48)、所述阀三十八(38)、所述阀五十四(54)、所述阀十(10)连接,而且,所述阀十六(16)和所述安全阀四十八(48)的高压端口相连接,所述阀三十八(38)与所述阀五十四(54)、所述阀十(10)相连接;所述管道视镜八十九(89)通过管道与所述阀十九(19)、所述阀三十九(39)、所述阀五十四(54)、所述阀五十三(53)、所述精净液阀18、所述精排渣阀55连接,并通过所述阀五十三(53)与所述阀五十一(51)、所述阀五十二(52)连接,而且,所述阀十九(19)和所述阀三十九(39)、所述阀五十四(54)相连接,所述阀五十三(53)与所述精净液阀18、所述精排渣阀55相连接,所述阀五十三(53)与所述阀五十一(51)、所述阀五十二(52)相连接;所述精滤机98通过管道与所述阀十六(16)、所述排气阀八十六(86)、所述精净液阀18、所述精排渣阀55连接;所述搅拌机35通过管道与所述阀三十六(36)、所述阀三十七(37)、所述阀三十八(38)、所述阀三十九(39)、所述加液阀29、所述管道试镜七十九(79)、所述排渣阀四十(40)连接,并通过所述阀三十七(37)和所述阀八十一(81)、所述阀八十二(82)连接,还通过所述管道试镜七十九(79)与所述排气阀八 十六(86)、所述安全阀四十八(48)、所述排气阀六十三(63)、所述安全阀八十七(87)、所述安全阀九十六(96)连接,而且,所述阀八十一(81)和所述阀八十二(82)相连接,所述排气阀八十六(86)与所述安全阀四十八(48)的排压端口、所述排气阀六十三(63)、所述安全阀八十七(87)的排压端口、所述安全阀九十六(96)的排压端口相连接;所述控制配电柜通过电缆与所述搅拌机35、所述添加泵42、所述进液泵6、所述初滤泵59、所述精滤泵58、所述初滤甩土装置、所述精滤甩土装置、所述送液泵20、所述冷媒泵32、所述制冷系统100、所述冷却塔67、所述水泵69、所述阀八十五(85)、所述排水阀七十六(76)、所述排水阀七十五(75)、所述排气阀七十七(77)、所述阀七十(70)、所述阀七十一(71)、所述阀七十二(72)、所述阀七十三(73)、所述排水阀九十三(93)、所述排渣阀三十(30)、所述阀三十一(31)、所述阀三十三(33)、所述进液阀1、所述排渣阀九十(90)、所述高压气阀九十一(91)、所述排气阀五(5)、所述高压气阀九十二(92)、所述排气阀二十五(25)、所述阀二十三(23)、所述清洗液阀26、所述排渣阀九十五(95)、所述阀二十八(28)、所述排气阀六十三(63)、所述排气阀八十六(86)、所述阀九(9)、所述加液阀29、所述阀六十一(61)、所述阀十一(11)、所述阀四十三(43)、所述测液阀45、所述排液阀46、所述阀四十一(41)、所述初净液阀13、所述初排渣阀49、所述阀五十(50)、所述阀五十一(51)、所述阀五十二(52)、所述阀十(10)、所述阀八十二(82)、所述阀三十七(37)、所述阀八十一(81)、所述阀三十六(36)、所述排渣阀四十(40)、所述阀二十七(27)、所述阀十六(16)、所述阀十九(19)、所述阀三十八(38)、所述阀三十九(39)、所述阀五十四(54)、所述阀五十三(53)、所述精净液阀18、所述精排渣阀55连接;所述显示触摸屏通过电缆与所述控制配电柜连接,其中大模块是:所述水循环控制模块、所述水反冲控制模块、所述冷媒循环控制模块、所述整机过滤前进液控制模块、所述初滤挂土控制模块、所述精滤挂土控制模块、所述大循环降温控制模块、所述正常过滤控制模块、所述添加控制模块、所述初滤余液抽回控制模块、所述精滤余液抽回控制模块、所述初滤进清洗液控制模块、所述精滤进清洗液控制模块、所述初滤排渣控制模块、所述精滤排渣控制模块,而且,所述水循环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阀八十五(85)、所述水泵69、所述阀七十(70)、所述阀七十一(71)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水反冲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阀八十五(85)、所述水泵69、所述阀七十二(72)、所述阀七十三(73)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冷媒循环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阀三十一(31)、所述冷媒泵32、所述阀二十三(23)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整机过滤前进液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进液阀1、所述进液泵6、所述阀九(9)、所述阀十一(11)、所述初净液阀13、所述阀十(10)、所述阀十六(16)、所述精净液阀18、所述阀十九(19)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初滤挂土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阀三十六(36)、所述初滤泵59、所述阀十一(11)、所述初净液阀13、所述阀八十二(82)、所述阀三十七(37)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精滤挂土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阀三十八(38)、所述精滤泵58、所述阀十六(16)、所述精净液阀18、所述阀三十九(39)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大循环降温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阀九(9)、所述初滤泵59、所述阀十一(11)、所述初净液阀13、所述阀十(10)、所述精滤泵58、所述阀十六(16)、所述精净液阀18、所述阀十九(19)、所述阀二十八(28)、所述进液泵6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正常过滤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进液阀1、所述进液泵6、所述阀九(9)、所述初滤泵59、所述阀十一(11)、所述初净液阀13、所述阀十(10)、所述精滤泵58、所述阀十六(16)、 所述精净液阀18、所述阀十九(19)、所述送液泵20、所述阀二十三(23)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添加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阀四十一(41)、所述添加泵43、所述阀四十三(43)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初滤余液抽回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初净液阀13、所述初排渣阀49、所述阀五十(50)、所述阀五十一(51)、所述阀五十二(52)、所述阀六十一(61)、所述初滤泵59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精滤余液抽回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精净液阀18、所述精排渣阀55、所述阀五十三(53)、所述阀五十一(51)、所述阀五十二(52)、所述阀六十一(61)、所述初滤泵59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初滤进清洗液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清洗液阀26、所述阀五十一(51)、所述阀五十二(52)、所述初滤泵59、所述阀十一(11)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精滤进清洗液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清洗液阀26、所述阀五十(50)、所述阀十(10)、所述精滤泵58、所述阀十六(16)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初滤排渣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初净液阀13、所述初排渣阀49、所述阀五十(50)、所述排渣阀九十五(95)的电控元件连接,所述精滤排渣控制模块通过电缆与所述精净液阀18、所述精排渣阀55、所述阀五十三(53)、所述阀五十一(51)、所述排渣阀九十五(95)的电控元件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云芝,未经高云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3371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