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准确确定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摩擦系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1203.0 | 申请日: | 201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彦;龚红英;蒋启;李名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性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能快速准确确定金属在塑性成形过程中摩擦系数的方法。本方法做n组圆环镦粗实验:做第1组,每组3个试样,圆环试样的尺寸比例取外径∶内径∶高度=3∶2∶1,压下率在50%以下,测量试样变形后的内径、外径及高度,每一尺寸从三个不同方向测量取其均值,计算3个试样的平均内径、外径及高度;计算中性层半径;计算摩擦因子m;计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准确 确定 金属 塑性 成形 过程 摩擦系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快速准确确定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摩擦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ρ为圆环镦粗时的中性层半径,R1、R0、H分别为变形后的内径、外径和高度,根据传统的解析法求得圆环镦粗时的摩擦因子m当ρ≤R1时:m = H 2 ( R 1 - R 0 ) ln [ ( R 1 R 0 ) 2 1 + 1 + 3 ( R 0 ρ ) 4 1 + 1 + 3 ( R 1 R 0 ) 4 ( R 0 ρ ) 4 ] ]]> (1)当R1<ρ<R0时:m = H 2 ( 2 ρ - R 1 - R 0 ) ln [ ( R 1 R 0 ) 2 1 + 1 + 3 ( R 0 ρ ) 4 1 + 1 + 3 ( R 1 R 0 ) 4 ( R 0 ρ ) 4 ] ]]> (2)ρ = ( H i - 1 R 1 i - 1 2 - H i R 1 i 2 ) / ( H i - 1 - H i ) ]]> (3)这里Hi-1、R1i-1为上一时间步的高度及内径,Hi、R1i为当前时间步的高度及内径;做n组圆环镦粗实验:①做第1组,每组3个试样,圆环试样的尺寸比例取外径∶内径∶高度=3∶2∶1,压下率在50%以下,测量试样变形后的内径、外径及高度,每一尺寸从三个不同方向测量取其均值,计算3个试样的平均内径、外径及高度;②按公式(3)计算中性层半径;③若ρ≤R1,按公式(1)计算摩擦因子m;若R1<ρ<R0,按公式(2)计算摩擦因子m;④按轴对称模型进行有限元建模,按照实验结果设置模拟压下高度及计算步长,采用四边形轴对称单元网格划分,采用刚塑性硬化材料模型:σ=K(ε0+εp)n,其中K、n及材料的屈服极限εs由材料的单向拉伸实验或材料供应商获得,σs与ε0对应,εp为材料的等效塑性应变;⑤按照步骤③确定的摩擦因子,做圆环镦粗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
式中
为步骤(1)得到的平均内径及外径,R′1、R′0为数值模拟得到的内径及外径;⑥向上或向下调整摩擦因子,并获得min δ 2 = min [ ( R ‾ 1 - R 1 ′ ) 2 + ( R ‾ 0 - R 0 ′ ) 2 ] , ]]> 获得最优摩擦因子mi。⑦调整圆环镦粗实验的压下高度,重复步骤①~⑥,做第2~3组圆环镦粗实验并计算最优摩擦因子mi,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4120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