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块体非晶合金板材连续铸造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2019.8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9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国;贾非;房灿峰;周秉文;郝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关慧贞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块体非晶合金板材连续铸造装置和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结合了块体非晶合金板材连续铸造冷却辊冷却和铸型冷却的特点,合金的凝固和成型在两个相互平行、同步运动的冷却带之间完成。熔炼后的母合金在坩埚内熔化、保温,以设定的温度经矩形截面的流嘴浇注到两个相互平行的通水冷却的冷却带之间冷却、凝固,形成非晶板材,冷却带在驱动辊和定位辊的作用下带动凝固的非晶板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完成连续铸造过程。装置的结构简单,冷却速度大,金属的凝固和拉坯在冷却带内完成、工艺稳定性好,铸锭尺寸调整方便。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高效、连续地制备大厚度块体非晶合金板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块体 合金 板材 连续 铸造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块体非晶合金板材连续铸造装置,包括坩埚(1),热电偶(2),流嘴(3),结晶器(4),冷却带(5),驱动辊(6),定位辊(7),引锭头(8),调速电机(9),其特征在于:坩埚(1)和流嘴(3)用不与块体非晶合金发生化学反应的耐高温非金属材料;坩埚用感应加热或电阻加热,使用温度大于500℃;冷却带(5)用导热的金属材料;冷却带内部通水或其它介质冷却,外表面进行抛光或镀铬处理;冷却带的间隙为0.05~10cm,冷却带与成型金属的接触长度为5~500cm;冷却带内设有驱动辊(6)和定位辊(7),调速电机(9)带动驱动辊同步转动,使驱动辊外的冷却带运动;定位辊至少一组,保持冷却带相互平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4201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