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炉排焚烧炉的分区模型与各区的区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6255.7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茜;唐玉婷;谢泽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F23G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垃圾炉排焚烧炉的分区模型与各区的区分方法,将垃圾炉排焚烧炉细分4个区,即床层内的干燥区A,热解区B,燃尽区C和炉膛自由区段的挥发份燃烧区D;包括干燥区A热流密度和干燥时间的计算;热解区B热解反应速率和挥发分析出时间的计算;挥发分燃烧区D燃烧时间的计算;燃尽区C的燃烬时间的计算。本发明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炉排焚烧炉按垃圾燃烧特性进行分区,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展示了一种较完整的的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有利于理解垃圾焚烧燃烧技术,也可为城市生活垃圾炉排焚烧炉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焚烧 分区 模型 各区 区分 方法 | ||
【主权项】:
1.垃圾炉排焚烧炉的分区模型与各区的区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一)分区模型将垃圾炉排焚烧炉细分4个区,即床层内的干燥区A,热解区B,燃尽区C和炉膛自由区段的挥发份燃烧区D;(二)干燥区A热流密度和干燥时间的步骤如下:(1)热流密度烟气辐射热流密度:q gr = 5.67 ϵ w + 1 2 [ ϵ g ( T g 100 ) 4 - α g ( T w 100 ) 4 ] ]]> 炉拱辐射热流密度:q wr = 5.67 [ ( T w ′ 100 ) 4 - ( T w 100 ) 4 ] 1 ϵ w ′ + 1 ϵ w - 1 ]]> 烟气对流热流密度:qc=hs(Tg-Tw)式中:T′w、Tw、Tg分别为炉拱温度、垃圾燃料温度、烟气温度,K;ε′w、εw、εg分别为炉拱黑度、垃圾燃料黑度、烟气黑度;hs为对流换热系数,W/(m2·K);(2)水的蒸发速率:S H 2 O = Q H 2 O γ ]]> (当Tw=100℃时)S H 2 O = k m A ( C H 2 O , S - C H 2 O , g ) ]]> (当Tw<100℃时)式中:γ为蒸发潜热,kJ/kg;km为传质系数;
为固相吸收的热量,W;A为颗粒比表面积,m2;
为固相中的水分的浓度,%;
为气相中的水分的浓度,%;(3)干燥时间:
式中:m为干燥区垃圾的质量,kg;
为垃圾燃料中的水分含量,wt%。(三)热解区B热解反应速率和挥发份析出时间的步骤如下:挥发份析出时间τ pyr = - 1 k [ ln ( V ∞ - V ) - ln ( V ∞ ) ] ]]> 热解反应速率k=Aexp(-Eα/R Ts)式中:V为在时刻τ时的挥发份产量,%;V∞为挥发份的最终有效产量,%;A为频率因子,min-1;Ea为活化能,J/mol;R为摩尔气体常数,J/(mol·K);Ts为试样的温度,K;(四)挥发份燃烧区D燃烧时间的步骤如下:(1)动力控制型挥发份燃烧时间在挥发份燃烧区D,当有充足的氧气,且挥发份已同氧气充分混合,可忽略氧气扩散时间,反应属于动力学控制区;一氧化碳燃烧速率d ( CO ) dτ = 3 × 10 10 f CO f O 2 0.3 f H 2 O 0.5 ( P RT ) 1.8 exp ( - 66990 RT g ) ]]> 挥发份燃烧时间τ V kinetic = Pf CO / RT d ( CO ) / dτ ]]> 式中,fCO、
分别为CO、O2和H2O的摩尔份额;P为气体总压,Pa;R为通用气体常数,J/(mol·K);T为燃烧室温度,K;(2)扩散控制型挥发分燃烧时间由于挥发份在高温下容易着火,且燃烧时间很短,故一析出,立即在垃圾表面燃烧,这种反应属于扩散控制型;两边分别同时积分,扩散控制条件下挥发分燃烧所需时间:τ v duffuse = L 0 M 5.9 × 10 - 8 TC O ( 1800 T ) 0.75 ( d p 2 ) 2 [ ( 8.21 × 10 - 5 V r ρT M + 1 ) 2 3 - 1 ] ]]> 式中,Co为氧气的摩尔浓度,mol/m3;Vr为干燥无灰基下挥发分含量,%;dp为干燥热解后垃圾燃料颗粒直径,m;M为挥发分平均分子量,kg/mol;ρ为颗粒初始密度,kg/m3;Lo为理论空气质量,kg/kg。(五)燃尽区C的燃烬时间步骤如下炭的燃烬时间为:τ c = 100 - A ar 100 ρ m C 0 D ∫ 0 d p β d p 3 ( D k O 2 ( 1 + ϵ S i ) + d Nu ) d p 3 ( α - 1 ) + d 3 dd ]]> 式中,Aar为垃圾中的灰含量,wt%;dp、d分别为初始时刻、任意时刻炭的粒径,m;α为过量空气系数;Co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份额,取Co=0.232kg/kg;D为氧气扩散系数;
为残炭外表面氧气消耗速率常数;ε有效渗入深度,m;Si是内表面积,m2/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4625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