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注型可退捞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6595.X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马昌庆;余东合;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挤注型可退捞筒,应用于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上接头下端与中间接头相连,中间接头下端与外筒螺纹接接。在下接头的内壁上通过一周钢球悬挂有一根中心管。中心管穿过中间接头的中心孔;在外筒内壁与中心管外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有一个圆筒状的捞爪;在捞爪上端圆柱体形外壁上有转位凹槽;在外筒壁上固定有转位销。外筒下端连接环形的套铣鞋,套铣鞋中心孔的上端有环形内圆锥面,套铣鞋的环形内圆锥面的斜度与捞爪下端环形外圆锥面的斜度相同。中心管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引导接头。效果是:具有封堵下部油气层的功能,又能用捞筒捞出。而当需要永久封堵油气层时,又能实现向地层挤注堵剂,并且挤完堵剂,捞筒能安全退出。 | ||
搜索关键词: | 挤注型可退捞筒 | ||
【主权项】:
一种挤注型可退捞筒,主要由上接头(1)、钢球(2)、密封圈(3)、中间接头(4)、中心管(5)、转位销(6)、捞爪(7)、外筒(8)、套铣鞋(9)和引导接头(10)组成;上接头(1)上端有内螺纹,其特征是:上接头(1)下端通过内螺纹与中间接头(4)相连,中间接头(4)下端有外螺纹,中间接头(4)下端与外筒(8)螺纹接接;在下接头(1)的内壁上通过一周钢球(2)悬挂有一根中心管(5),中心管(5)穿过中间接头(4)的中心孔;在上接头(1)与中心管(5)之间有两道密封圈(3),两道密封圈(3)分别在一周钢球(2)的上下两侧;中心管(5)与上接头(1)之间能相对旋转;在外筒(8)内壁与中心管(5)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在外筒(8)内壁与中心管(5)外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有一个圆筒状的捞爪(7),捞爪(7)的上端外壁与外筒(8)内壁之间滑动配合;在捞爪(7)上端圆柱体形外壁上有两个转位凹槽;在外筒(8)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转位销(6),两个转位销(6)的内端分别在捞爪(7)上端外壁转位凹槽内;转位销(6)能在捞爪(7)上端转位凹槽滑动;所述的转位凹槽由一个轴向长槽、一个轴向短槽和一个横槽组成,轴向长槽与轴向短槽相互平行,横槽在轴向长槽和轴向短槽的下端,横槽两端与轴向长槽和轴向短槽连通;捞爪(7)下端壁上沿轴向开有6~10个长方形豁口,捞爪(7)下端内壁有向内凸起的卡瓦牙,捞爪(7)下端有环形外圆锥面;在外筒(8)的下端有内螺纹,外筒(8)下端螺纹连接环形的套铣鞋(9),套铣鞋(9)中心孔的上端有环形内圆锥面,套铣鞋(9)的环形内圆锥面的斜度与捞爪(7)下端环形外圆锥面的斜度相同;套铣鞋(9)中心孔的下端有环形内圆锥面;中心管(5)外壁与套铣鞋(9)内壁之间有环形空间;中心管(5)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引导接头(10);引导接头(10)为圆柱体形有中心孔,引导接头(10)下端有环形外圆锥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4659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