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不同植被冠层下太阳直射辐射透过率传感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3801.2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5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屈永华;董健;姜富斌;王锦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测量不同植被冠层下太阳直射辐射透过率传感器装置,它是由冠层上传感器装置和冠层下传感器装置组成,其间通过无线通信相连。冠层上传感器装置放置于植被冠层上或冠层外,冠层下传感器装置放置于植被冠层下。该冠层上传感器装置外形为长方形,它是在“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植被结构参数测量装置”中的普通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节点上加装了三个光强传感器单元;该冠层下传感器装置外形为长杆状盒子,它是由9个位置可调的光强传感器单元、螺纹杆、弹簧、防水卡口、冠层下传感器盒体、电缆信号连接器、旋钮、冠层下传感器盒盖、八芯电缆和前端盒盖组成。本实用新型造价低、能耗小、适用范围广,在农业与生态学技术领域内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不同 植被 冠层下 太阳 直射 辐射 透过 传感器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测量不同植被冠层下太阳直射辐射透过率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冠层上传感器装置和冠层下传感器装置两部分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相连,冠层上传感器装置放置于植被冠层上,冠层下传感器装置放置于植被冠层下;所述冠层上传感器装置,其外形为长方体形,它是在普通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节点上加装了三个光强传感器单元,并分布在盒盖上,该光强传感器单元与冠层下传感器装置的光强传感器单元型号规格一致;所述冠层下传感器装置,其外形为长杆状盒子,它是由光强传感器单元(1)、螺纹杆(7)、弹簧(8)、防水卡口(9)、冠层下传感器盒体(10)、电缆信号连接器(11)、旋钮(12)、冠层下传感器盒盖(13)、八芯电缆(14)和前端盒盖(15)组成,冠层下传感器盒体(10)前端安装前端盒盖(15),后端安装防水卡口(9)、八芯电缆(14)和电缆信号连接器(11),螺纹杆(7)纵向穿过冠层下传感器盒体(10),并且前端伸出盒子,穿过前端盒盖(15),露出的部分安装旋钮(12);螺纹杆(7)后端固定在杆状盒子内,九个光强传感器单元(1)套在螺纹杆(7)上,其基座间用弹簧(8)隔开,离前端最近的传感器基座(4)内有螺丝,与螺纹杆(7)相咬合;冠层下传感器盒盖(13)为透明有机玻璃,它与冠层下传感器盒体(10)之间填充防水胶条,冠层下传感器盒盖(13)与冠层下传感器盒体(10)之间通过对应的螺丝孔固定;该光强传感器单元(1)是由光敏电阻(2)、铜管脚(3)、传感器基座(4)、红光滤光片(5)和聚四氟乙烯盖片(6)组成,光敏电阻(2)通过四个铜管脚(3)固定在传感器基座(4)上,光敏电阻(2)上加装红光滤光片(5)和聚四氟乙烯盖片(6);该光敏电阻(2)是光电转换芯片;该铜管脚(3)为长度6mm通用铜柱接;该传感器基座(4)的外形为长方体的铝合金机加件,呈正方形的一面上有4个螺丝孔;该红光滤光片(5)是精密光学干涉滤光片;该聚四氟乙烯盖片(6)是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的圆形件;该螺纹杆(7)是标准螺丝杆;该弹簧(8)是定制的压簧;该防水卡口(9)是市购的尼龙防水固定头;该冠层下传感器盒体(10)是铝合金长方体件;该电缆信号连接器(11)是八芯电缆对接端子;该旋钮(12)是圆柱形铝合金机加件,一侧固定螺丝杆上,另一侧有六棱槽;该冠层下传感器盒盖(13)是长方形透明有机玻璃加工件,上面分布的螺丝孔与冠层下传感器盒体(10)一一对应;该八芯电缆(14)是将八根电缆套在热缩管中加热制成;该前端盒盖(15)是长方形铝合金加工件,其上螺丝孔与冠层下传感器盒体(10)前端开口上螺丝孔一一对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07380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