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油封的防漏油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0699.7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郭晓瑞;马文亮;李慧军;由毅;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油封的防漏油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发动机曲轴油封的防漏油结构排油效果不佳,容易漏油的问题。本汽车发动机曲轴油封的防漏油结构设于发动机的气缸座上,气缸座的主轴颈座处设有若干个回油通孔,每个回油通孔均具有一前孔口和一后孔口,前孔口与曲轴的油封安装孔相通,后孔口与气缸内腔相通,且当气缸座处于安装位置时回油通孔自上述的前孔口向后孔口方向向下倾斜。本汽车发动机曲轴油封的防漏油结构采用多个回油通孔实现回油功能,结构简单,回油效果更好,并且不会对主轴颈座的强度造成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曲轴 漏油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油封的防漏油结构,设于发动机的气缸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座的主轴颈座(1)处设有若干个回油通孔(3),每个回油通孔(3)均具有一前孔口(31)和一后孔口(32),所述的前孔口(31)与曲轴的油封安装孔(2)相通,所述的后孔口(32)与气缸内腔相通,且当气缸座处于安装位置时所述的回油通孔(3)自上述的前孔口(31)向后孔口(32)方向向下倾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09069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