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咬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4929.7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1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宝鑑 |
主分类号: | A61C19/06 | 分类号: | A61C19/06;A61F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咬合器,用以供配戴者之上、下颚牙齿咬合,该咬合器包括形成一体之上、下牙套及连接该上、下牙套的连接件,该上、下牙套分别供上、下颚牙齿的咬合,以利用配戴者在仰卧时上颚会被颅部骨骼定位而无法运动的原理,而使上颚牙齿透过下颚牙齿定位下颚,使下颚向前伸展,而得以让颚部的关节与肌肉松弛,使配戴者的下颚不易于相对上颚运动,以减轻配戴者的磨牙症状,使配戴者的肩颈肌肉与颚部关节将不再因磨牙而产生疲劳酸痛。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咬合器可使下颚向外伸展,也可以防止下颚后方喉部软组织的部分往呼吸通道移动而缩小呼吸通道,进而减少呼吸通道因黏膜或分泌物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得以有效防止打鼾。 | ||
搜索关键词: | 咬合 | ||
【主权项】:
咬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牙套,至少由第一咬合部与第一内、外挡墙所构成,该第一外挡墙的高度大于该第一内挡墙的高度;下牙套,至少由第二咬合部与第二内、外挡墙所构成,该第二内挡墙的高度大于该第二外挡墙的高度;以及连接件,连接该上牙套与下牙套,并隔开该第一、第二咬合部的咬合面,各该咬合面的隔开距离由该些咬合部的中间部位朝两端侧渐减,且于该些咬合面之间设有开口;其中,该上、下牙套与连接件由弹性材料一体制成;该第一、第二咬合部咬合面中间部位具有介于10至13毫米之间的隔开距离;以及该第一、第二咬合部咬合面的两端侧具有介于4至5毫米之间的隔开距离,该第一、第二外挡墙具有介于3至5毫米之间的隔开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宝鑑,未经陈宝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09492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