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下可分离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3826.0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8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张金旻;邵雪晴;刘亚莉;周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丁振英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腹腔镜下可分离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器。由肝下下腔静脉阻断钳和阻断钳操纵器组成,肝下下腔静脉阻断钳由一对钳夹肢体(1)、肢体连接轴(2)和弹簧(3)组成,一对钳夹肢体通过肢体连接轴呈交叉状连接,钳夹肢体的前臂(1.1)呈弧形弯曲,后臂(1.2)的尾部设有锁扣(1.3);阻断钳操纵器由操纵杆和操纵杆外壳(4)组成,操纵杆外壳尾部两侧设有一对滑槽(4.2);操纵杆由控制柄(5)、第一连动杆(6)、第二连动杆(7)和固定轴(8)组成,第二连动杆前端设有与钳夹肢体后臂的锁扣(1.3)相匹配的锁孔(7.1),以与肝下下腔静脉阻断钳衔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腹腔镜下肝脏手术阻断肝下下腔静脉血管血流的难题。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镜 可分离 下下 静脉 阻断 | ||
【主权项】:
一种腹腔镜下可分离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器,其特征在于由肝下下腔静脉阻断钳和阻断钳操纵器组成,肝下下腔静脉阻断钳由一对钳夹肢体(1)、肢体连接轴(2)和弹簧(3)组成,一对钳夹肢体(1)通过肢体连接轴(2)呈交叉状连接,以肢体连接轴(2)为界钳夹肢体(1)分为前臂(1.1)和后臂(1.2)两部分,两条前臂(1.1)呈钩状弯曲,其相向面上设有互补的横向条形齿,后臂(1.2)为钳柄,弹簧(3)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条后臂的相向面上,在不加力的情况下,弹簧(3)的弹力将两条后臂(1.2)撑开,足以使两条前臂(1.1)夹紧,当后臂(1.2)受外力加压压缩弹簧(3)时,两条前臂(1.1)呈分叉状,后臂(1.2)的尾部外侧设有锁扣(1.3);阻断钳操纵器由操纵杆和操纵杆外壳(4)组成,操纵杆外壳(4)套于操纵杆外,操纵杆外壳(4)的尾端(4.1)呈球面状,尾部两侧设有一对对称的滑槽(4.2);操纵杆由控制柄(5)、第一连动杆(6)、第二连动杆(7)和固定轴(8)组成,控制柄(5)由操作杆(5.1)、操作指环(5.2)和连接杆(5.3)组成,连接杆(5.3)和操作杆(5.1)呈T形连接,操作指环(5.2)位于操作杆(5.1)的两端,操作杆两端伸出操纵杆外壳尾部两侧的滑槽(4.2),并可以沿滑槽4.2前后滑动;控制柄的连接杆(5.3)通过固定轴(8)与两根等长的第一连动杆(6)衔接,两根第一连动杆(6)分别通过固定轴(8)与两根等长的第二连动杆(7)衔接,两根第二连动杆(7)通过固定轴(8)交叉衔接于操纵杆外壳(4)的前端并伸出外壳,两根第二连动杆(7)前端的相向面上设有 与钳夹肢体后臂尾部的锁扣(1.3)相匹配的锁孔(7.1),用于与肝下下腔静脉阻断钳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11382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