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进式不压井下筛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7332.5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0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光;杨勇;李华磊;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0 | 分类号: | E21B43/1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压井下筛管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自进式不压井下筛管装置;其包括下液压缸、下油囊、下油囊下锁紧板、下油囊上锁紧板、下液压堵头、上液压缸、上油囊、上油囊下锁紧板、上油囊上锁紧板、上液压堵头、进油管、活塞杆和活塞凸起;下液压缸的外侧有下油囊,在下油囊内部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有下油囊下凸起和下油囊上凸起,下油囊下锁紧板、下油囊下凸起、下液压缸的下端自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下油囊上锁紧板、下油囊上凸起、下液压缸的上端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能在不压井条件下安全快速的下入筛管串,因此具有操作程序简单、使用便利、费用低廉和安全可靠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进式不压 井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自进式不压井下筛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液压缸、下油囊、下油囊下锁紧板、下油囊上锁紧板、下液压堵头、上液压缸、上油囊、上油囊下锁紧板、上油囊上锁紧板、上液压堵头、进油管、活塞杆和活塞凸起;下液压缸的外侧有下油囊,在下油囊内部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有下油囊下凸起和下油囊上凸起,下油囊下锁紧板、下油囊下凸起、下液压缸的下端自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下油囊上锁紧板、下油囊上凸起、下液压缸的上端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下液压缸、下油囊、下油囊上凸起和下油囊下凸起之间形成有下油囊空腔;在下液压缸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液压堵头,与下油囊空腔相通的下液压缸上有至少两个下过油孔;在下液压缸的上方有上液压缸,上液压缸的外侧有上油囊,在上油囊内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上油囊上凸起和上油囊下凸起,上油囊下锁紧板、上油囊下凸起、上液压缸的下端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上油囊上锁紧板、上油囊上凸起、上液压缸的上端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下油囊上锁紧板与上油囊下锁紧板之间有距离;上液压缸、上油囊、上油囊上凸起和上油囊下凸起之间形成有上油囊空腔;在上液压缸的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上液压堵头,在上液压缸的上部有使上液压缸内部与上油囊空腔相通的上过油孔,在上过油孔的上方和下方的上液压缸上部分别有第一上液压缸内凸台和第二上液压缸内凸台,第一上液压缸内凸台上有通孔,进油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上油囊上锁紧板上并与通孔相通;活塞杆的上部位于上液压缸的上方,活塞杆的下部位于上液压缸内,活塞杆的下端穿过下油囊上锁紧板并与下液压缸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上液压缸内凸台、第二上液压缸内凸台和上液压堵头的内径分别与活塞杆的外径相对应;在第二上液压缸内凸台的下方的活塞杆上有环状的活塞凸起,活塞凸起的外径与上液压缸的内径相对应;上液压缸内部通过活塞凸起分为液压缸上腔和液压缸下腔;在活塞杆上有分别与液压缸上腔、下液压缸、液压缸下腔相通的第一压油通道、第二压油通道和第三压油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19733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闭合式气门锁夹
- 下一篇:抽油机井口高压停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