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断路器的中性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7630.6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森;洪青松;曾谊;魏占勇;童伟;李达华;江翠;杨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H01H73/04;H01H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型断路器的中性极结构,其包括进线接线柱(15)及出线接线柱(14),分别位于断路器底壳(16)两端;分合闸操作机构,其包括用于实现线路的分断的动触头(8)和静触头(7);还包括线路板(13),线路板(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壳(16)和上盖上,其接近于所述底壳(16)的侧壁,所述线路板(13)的板面与所述底壳和/或上盖垂直设置;所述断路器的中性极还包括灭弧室(11),所述灭弧室(11)置于所述底壳(16)下部,其灭弧栅片延伸至接近所述动触头(8)和静触头(7)的方向设置。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小型断路器的中性极灭弧效果差,导致短路分断能力差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断路器 中性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中性极结构,其包括底壳(16)及上盖构成的腔室;进线接线柱(15)和出线接线柱(14),两所述接线柱分置于所述腔室的两端;分合闸操作机构,设置于两所述接线柱之间,其包括用于实现线路分断的动触头(8)和静触头(7);所述静触头(7)与所述出线接线柱(14)电连接,所述动触头(8)与所述进线接线柱(15)电连接;以及线路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壳(16)和上盖上,其接近于所述底壳(16)的侧壁,所述线路板(13)的板面与所述底壳和/或上盖垂直设置;所述断路器的中性极还包括灭弧室(11),所述灭弧室(11)置于所述底壳(16)下部,所述灭弧室(11)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灭弧栅片,所述灭弧栅片延伸至接近所述动触头(8)和静触头(7)的方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21763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时起动的电动车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整体式壳体的DVD播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