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水型升流循环复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3727.5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宁;刘海洪;吴磊;吕锡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鹏翔 |
地址: | 21001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浅水型升流循环复氧装置,包括固定在水底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中心上升筒(2)、安装在中心上升筒(2)开口处与水面相接触的释放头(3)和固定在中心上升筒(2)外侧且上下均封闭的管件(4);中心上升筒(2)与管件(4)之间的区域从上到下依次形成集气室(5)和复氧室(6),复氧室(6)内设有曝气管,在复氧室(6)的外侧至少设有一个进水孔(8);位于集气室(5)处及位于复氧室(6)处的中心上升筒(2)上至少设有一个出气孔(9)及出水孔(10)。本实用新型能耗低、复氧能力强、不搅动底泥、同时实现利用空气充氧及充氧后余气推动水体循环扩散,大幅度提高充氧服务区面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水 型升流 循环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浅水型升流循环复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水底的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中心上升筒(2)、安装在中心上升筒(2)开口处与水面相接触的释放头(3)和固定在中心上升筒(2)外侧的管件(4),所述管件(4)的上、下端均封闭;所述中心上升筒(2)与管件(4)之间的区域从上到下依次形成集气室(5)和复氧室(6),所述复氧室(6)内设有曝气管,在复氧室(6)的外侧至少设有一个进水孔(8);位于集气室(5)处的中心上升筒(2)上至少设有一个出气孔(9),位于复氧室(6)处的中心上升筒(2)上至少设有一个出水孔(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32372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汽提脱氨塔
- 下一篇:一种低负压抽吸结构新型MBR膜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