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车门安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9969.2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谷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正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2 江苏省盐城市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车门安全控制系统,含有供电系统、中央处理器、频率信号整形放大电路、执行系统;频率信号整形放大电路包括二极管D1,执行系统包括三极管Q2、继电器K1,继电器K1的常闭点端口Port1、Port2串接在车门打开和关闭装置与保障其正常工作的电源连线上;当与频率信号整形放大电路中的二极管D1正极端相连的速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频率大于45Hz时,中央处理器经内部运算处理识别后,发出程序指令信号,由输出端口PB4脚输出高电平,执行系统收到指令后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1工作,切断继电器常闭点端口Port1、Port2,这时车门打开和关闭装置断电,从而使车门无法打开;当停车或较低速时,信号频率小于45Hz,执行系统接通车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电源,使车门正常打开和关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车门 安全 控制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客车车门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含有供电系统、中央处理器、频率信号整形放大电路、执行系统;供电系统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三端稳压器U1,电阻R1的一端与+24V电源相连,电阻R1另一端、电容C1的正极、电容C2的一端均与三端稳压器U1的Vin端相连,电容C1负极、电容C2的另一端、三端稳压器U1的GND均接地,电容C3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一端均与三端稳压器U1的Vout端相连,电容C3的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均接地;中央处理器包括微处理器IC1、电阻R6、电阻R7、二极管D2、晶振X1、电容C6、电容C8、电容C9,微处理器IC1的VCC脚与供电系统中的电容C3的正极相连,微处理器IC1的GND脚接地,电阻R6的一端和D2的正极与供电系统中的电容C3的正极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6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IC1的PC6脚相连,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一端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IC1的PB5脚相连,电容C8的一端、晶振X1的一端均连接在微处理器IC1内部振荡电路输入PB6口上,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的一端、的晶振X1的另一端连接在微处理器IC1内部振荡电路输出PB7口上,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微处理器IC1的GND端接地;频率信号整形放大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7、三极管Q1,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客车里程表的速度传感器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电阻R2一端、电阻R3一端、电容C7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供电系统中的电容C3的正极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电容C7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4一端、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供电系统中的电容C3的正极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IC1的PD2脚相连;执行系统包括电阻R8、三极管Q2、继电器K1,电阻R8的一端接微处理器IC1的PB4脚,电阻R8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继电器K1的一端,继电器另一端接+24V电源,继电器K1的常闭点端口Port1、Port2串接在车门打开和关闭装置与保障其正常工作的电源连线上;当与二极管D1正极端相连的速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频率大于45Hz时,即车速大于20公里/小时,中央处理器经内部运算处理识别后,发出程序指令信号,由输出端口PB4脚输出高电平,执行系统收到指令后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1工作,切断继电器常闭点端口Port1、Port2,这时车门打开和关闭装置断电,从而使车门无法打开;当停车或较低速时,车速传感器发出的 信号频率处于较低的状态,信号频率小于45Hz,即车速小于20公里/小时,执行系统接通车门打开和关闭装置的电源,使车门正常打开和关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正,未经谷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42996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