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元件、光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及光敏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1377.4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1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铃鹿理生;关口隆史;山木健之;西出宏之;小柳津研一;加藤文昭;佐野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学校法人早稻田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4/00 | 分类号: | H01M14/00;H01L31/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光电元件,所述高光电转换效率是因电子传输层发挥优异的电子传输特性的同时基于该电子传输层的反应界面充分变大。涉及本发明的光电元件(1)具备第一电极(2)、负载光敏剂的电子传输层(3)、空穴传输层(4)和第二电极(5),这些要素按所述顺序层叠着。所述电子传输层(3)由有机化合物形成,所述有机化合物通过1个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具有下述结构式(1)所表示的结构的部位的前体电解聚合而生成。光电元件(1)具备包括所述有机化合物和浸透在该有机化合物中的电解质溶液的凝胶层(6)。(结构式(1)中的M为氰基、氟基、氯基或溴基,A-为抗衡阴离子。)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元件 制造 方法 光敏剂 | ||
【主权项】:
1.一种光电元件,具备第一电极、负载光敏剂的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第二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依此顺序层叠,所述电子传输层由有机化合物形成,所述有机化合物是由1个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具有下述结构式(1)所表示的结构的部位的前体通过电解聚合生成的,所述有机化合物和浸透在该有机化合物中的所述电解质溶液构成凝胶层,化1
结构式(1)中的M为氰基、氟基、氯基或溴基,A-为抗衡阴离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学校法人早稻田大学,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学校法人早稻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8005137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