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式高机动性飞行器的机体在审
申请号: | 201180067229.1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4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布利诺夫;弗拉迪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鲁尼舍夫;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达维坚科;尤里·阿罗诺维奇·科根;米哈伊尔·叶夫根耶维奇·拉普申;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斯特雷勒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霍伊联合股份公司;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布利诺夫;弗拉迪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鲁尼舍夫 |
主分类号: | B64C3/18 | 分类号: | B64C3/18;B64C1/06;B64D2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魏金霞 |
地址: | 俄罗斯*** | 国省代码: | 俄罗斯;R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并且意在主要在以亚音速飞行速度和超音速飞行速度运行的高机动性多模式飞行器中使用。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机体框架的仅可忽略的质量增加并且包括机身底部中用于货舱的大切口的情况下提供机体框架所必需的耐久性和刚度。同时,由于合理布置机体框架的承载构件而获得将飞行器机体的承载构件中由外部载荷造成的应力进行重新分布的技术结果。机身的结构布置包括分别为机身隔框(17-25)和纵向壁(26-29)形式的横向承载构件和纵向承载构件。一组纵向壁(26-29)穿过机身的整个中部(3)以及后部(5)。中央部段(12)布置在机翼的最大结构高度的平面(截面D-D)中并且由隔框(17-25)形成。在机身的下部中设置有用于货舱(10、14)的纵向大切口。切口的结构布置包括与中央部段(12)的隔框连接的纵向壁(26)。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机动性 飞行器 机体 | ||
【主权项】:
一种多模式高机动性飞行器的机体,所述机体包括机身和机翼,所述机体的结构设计由纵向承载构件和横向承载构件形成,形成所述飞行器的外轮廓的蒙皮固定至所述纵向承载构件和所述横向承载构件,其中,所述机身包括驾驶舱、燃料电池舱、设备舱和起落架舱、尾翼、布置在所述机身的尾部中的两个涡轮喷气发动机短舱、以及与所述两个涡轮喷气发动机短舱相配合且具有供气管道的进气口,所述机翼包括翼板,所述翼板连接至与中部机身一体的中央部段,所述机体的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结构设计在纵向上为多壁结构,所述多壁结构连接至由框架形成的所述中央部段并且通过力矩接头和铰接接头连接至所述翼板,所述翼板的结构设计在纵向上为与壁结合的多翼梁结构,所述飞行器的所述机体的外表面由承载板形成,在所述机身的底部中制有用于货舱的大尺寸纵向切口,所述货舱的结构设计包括连接至中央部段框架的纵向壁,所述中央部段布置在最大的机翼总高度区域中,其中,所述发动机短舱和所述进气口的下承载板布置成距机身部段的中线更远,而所述大尺寸切口更靠近所述机身的所述中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霍伊联合股份公司;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布利诺夫;弗拉迪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鲁尼舍夫,未经苏霍伊联合股份公司;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布利诺夫;弗拉迪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鲁尼舍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8006722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幅状材料的卷筒的复卷机及方法
- 下一篇:锚杆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