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90000742.4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6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中原宏勋;的崎俊哉;竹下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123 | 分类号: | G11B7/123;G11B7/1275;G11B7/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马建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装置。光拾取装置(104)具有输出第1振荡波长的激光的第1光集成元件(201)、输出第2振荡波长的激光的第2光集成元件(202)、光束分离器(205)、平行光学系统(206)以及会聚光学系统(207)。在光束分离器与第1光集成元件之间的第1光路中,配置具有负屈光力的负透镜(204)和全反射镜(203)。平行光学系统的焦距被设定成使得与第2振荡波长的激光对应的边缘光强度在第1预定范围内最小的值,负透镜的焦距被设定成使得与第1振荡波长的激光对应的边缘光强度在第2预定范围内最小的值。第1光集成元件配置在由全反射镜弯折后的第1光路的端部,并且与第2光集成元件相邻配置。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 装置 以及 光盘 | ||
【主权项】:
一种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拾取装置具有: 第1光集成元件,其包含第1受光元件和射出第1振荡波长的激光的第1激光光源; 第2光集成元件,其包含第2受光元件和射出长于所述第1振荡波长的第2振荡波长的激光的第2激光光源; 光束分离器,其具有第1光学面、第2光学面和第3光学面,引导从所述第1光集成元件经过第1光路入射到所述第1光学面的所述第1振荡波长的激光使其从所述第3光学面出射,并且,引导从所述第2光集成元件经过第2光路入射到所述第2光学面的所述第2振荡波长的激光使其从所述第3光学面出射; 平行光学系统,其将从所述光束分离器的所述第3光学面出射的所述第1振荡波长的激光转换成第1平行光,并且,将从所述第3光学面出射的所述第2振荡波长的激光转换成第2平行光; 会聚光学系统,其将从所述平行光学系统射出的所述第1平行光会聚到光盘,并且,将从所述平行光学系统射出的所述第2平行光会聚到所述光盘; 负透镜,其配置在所述第1光路中,具有使从所述第1光集成元件射出的所述第1振荡波长的激光发散的负屈光力;以及 全反射镜,其配置在所述第1光路中的所述负透镜与所述第1光集成元件之间,使从所述第1光集成元件射出的所述第1振荡波长的激光朝所述第1光学面的方向反射, 由所述光盘反射回来的返回光经过所述会聚光学系统和所述平行光学系统入射到所述光束分离器的所述第3光学面, 所述光束分离器引导所述返回光中的所述第1振荡波长的激光使其从所述第1光学面出射,并且,引导所述返回光中的所述第2振荡波长的激光使其从所述第2光学面出射, 所述第1光集成元件接收从所述第1光学面出射且经过所述负透镜和所述全反射镜而入射的所述第1振荡波长的激光, 所述第2光集成元件接收从所述第2光学面出射的所述第2振荡波长的激光, 所述平行光学系统的焦距被设定成使得与所述第2振荡波长的激光对应的边缘光强度在第1预定范围内最小的值, 所述负透镜的焦距被设定成使得与所述第1振荡波长的激光对应的边缘光强度在第2预定范围内最小的值, 所述第1光集成元件配置在由所述全反射镜弯折后的所述第1光路的端部,并且与所述第2光集成元件相邻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9000074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二用园艺工具
- 下一篇:一种全对称预应力拼装式塔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