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264编码视频数据无线传输方法及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2613.X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7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孙知信;张晓磊;宫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64 | 分类号: | H04N7/64;H04N7/26;H04N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264编码视频数据无线传输方法。本发明方法在进行无线数据过程中采用了基于视频内容特征的差错控制方法,根据人眼特性,将属于不同特征、视觉关注度不同的视频内容采用H.264不同的差错控制方法进行差错控制。本发明进一步考虑传输信道的条件,对等待重传的数据块依据事先计算的视频帧中各个数据块的传输优先级决定重传数据块的顺序,以减少总的帧缺失率;在数据链路层对数据包采用信道自适应的混合FEC/ARQ的差错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本发明分别从应用层和数据链路层对视频信息进行差错控制,在满足接收端客户的视觉信息需求的同时,又能保证较高的传输效率,降低客户观看的等待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264 编码 视频 数据 无线 传输 方法 监控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H.264编码视频数据无线传输方法,发送端对原始视频进行H.264编码,并通过无线方式将编码后的数据包传输至接收端;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解码,得到原始视频;其特征在于,数据无线传输过程中采用了基于视频内容特征的差错控制方法,具体为:发送端对原始视频内容进行特征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识别相应的视频单元,具体为:首先进行人脸特征检测,将包含人脸特征的视频单元识别为高层语义特征单元;然后对其余视频单元进行运动特征检测,将包含运动特征的视频单元识别为中层语义特征单元;最后对剩余的视频单元进行颜色、密度或者方向特征检测,并将其识别为低层语义特征单元;针对高层、中层、低层语义特征单元,分别采用相应的差错控制方法,具体为:对于高层语义特征单元,采用帧内编码宏块刷新的差错控制方法;对于中层语义特征单元,采用基于时域的后处理差错恢复方法;对于低层语义特征单元,采用基于空域的后处理差错恢复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261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羊口疮的药物
- 下一篇:一种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随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