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成型点端面磨削外廓形线为凸函数回转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4323.7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8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彬;竹永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49/04 | 分类号: | B24B4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成型点端面磨削外廓形线为凸函数回转件的加工方法,其特点在于,确定砂轮端面在下一个加工位置处与工件外廓形线上刀触点重合的成型点不同于砂轮端面在第一个加工位置处的成型点A,A与A′间的距离为e,e=v*t,v为砂轮磨损速率,t为加工已用时间。本发明在加工过程中根据加工时间和切削量变化逐渐不等速地改变砂轮上的成型点,时刻保证了砂轮端面上成型点的精度,增加了砂轮表面一次加工的表面使用率。相比以前的加工方法,不仅保证了加工效率,更提高了加工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成型 端面 磨削 外廓 函数 回转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变成型点端面磨削外廓形线为凸函数回转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工件装卡将工件装卡在三轴联动数控机床上,将杯型砂轮装在该三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刀架上,测得刀架回转中心Q1到砂轮回转中心轴线的距离b和刀架回转中心Q1到砂轮端面的距离L;二)确定砂轮端面在第一个加工位置处的成型点A的位置调整砂轮回转中心轴线,使其与Z轴平行,沿Z轴移动砂轮使其端面切于工件顶点P1处,将工件顶点P1作为工件外廓形线上的第一个刀触点,砂轮端面上与工件顶点相重合的点即为砂轮端面在第一个加工位置处的成型点A,测得A点到砂轮回转轴线的距离a;三)基于等残留高度确定工件外廓形线上下一个刀触点的坐标第二个刀触点坐标(P2z,P2x)满足以下公式:h = l ( 1 - cos θ 2 ) sin θ ]]>l = ( p 2 z - p 1 z ) 2 + ( p 2 x - p 1 x ) 2 ]]>θ = ar cos n 1 → · n 2 → | n 1 → | | n 2 → | ]]> 其中,h为残留高度值,l是相邻两个刀触点间的距离,θ是外廓形线函数x=f(z)在相邻的第一刀触点(P1z P1x)和第二刀触点(P2z,P2x)处的法向量的夹角,和是刀触点(P1z P1x)和(P2z,P2x)处的法向量;基于以上三个公式,可以求解得出基于等残留高度的下一个刀触点的坐标(P2z,P2x),以及该刀触点处的切线与Z轴夹角θ2;四)求出从第一加工位置变换到第二加工位置砂轮回转中心轴线需要转过的角度β1β1=θ1-θ2其中,θ1为工件外廓形线第一刀触点P1点处切线与Z轴的夹角,θ2为工件外廓形线第二刀触点P2点处切线与Z轴的夹角;五)确定砂轮端面在第二个加工位置处与工件外廓形线上第二个刀触点P2重合的成型点,并使该成型点是不同于A的A′,A与A′间的距离为e,e=v*t,v为砂轮磨损速率,t为加工已用时间;六)求解成型点A在第二加工位置处的坐标(A2Z,A2X)A 2 z = p 2 z + ( ± e 1 + f ′ 2 ( z ) ) ]]>A 2 x = p 2 x + ( ± f ′ ( z ) e 1 + f ′ 2 ( z ) ) ]]> 其中,f′(z)是工件外廓形线表达式在第二刀触点的一阶导数;七)确定刀架回转中心在第二个加工位置处的坐标值利用下面的刚度位移矩阵求得刀架回转中心在第二个加工位置处的坐标值Q(Q2Z,Q2X):Q 2 z Q 2 x 1 = cos ( θ 2 - π 2 ) - sin ( θ 2 - π 2 ) ( A 2 z - p 1 z cos ( θ 2 - π 2 ) + p 1 x sin ( θ 2 - π 2 ) ) sin ( θ 2 - π 2 ) cos ( θ 2 - π 2 ) ( A 2 x - p 1 z sin ( θ 2 - π 2 ) - p 1 x cos ( θ 2 - π 2 ) ) 0 0 1 p 1 x + L p 1 x - b + a 1 ]]> 其中,点(P1z P1x)为工件外廓形线的顶点坐标;(Q2Z,Q2X)为相对于工件外廓形线上第2个刀触点(P2z,P2x)的机床刀架回转中心坐标;(Az Ax)为砂轮上A点在与第2个刀触点(P2z,P2x)对应的加工位置处的坐标;通过上面的计算获得刀架回转中心在第二个加工位置处的坐标值(Q2Z,Q2X)和砂轮回转轴线需要转过的角度β1=θ1-θ2,驱动刀架,使其回转中心运行至(Q2Z,Q2X),并转过角度β1=θ1-θ2,砂轮即在第二个加工位置处完成磨削加工;八)重复步骤三)~七),直至完成工件外廓形线的全部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1432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