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快皮秒脉冲激光加工超疏水性微结构表面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8933.4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清亮;姜涛;于欣;董志伟;张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B23K26/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超快皮秒脉冲激光加工超疏水性微结构表面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功能性微结构表面的制备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功能性元件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存在的高投入和低产出的问题。本发明的装置包括超快皮秒脉冲激光源、光频隔离器、五个反射镜、旋转液晶偏振片、偏振分束器、两个束流收集器、半波片、聚焦透镜、倍频发生器LBO晶体、分色镜、控光装置、光束轮廓曲线仪、光束放大组件开普勒扩束镜、聚焦加工镜头、加工平台、显微成像CCD组件和控制系统,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钢材料工件固定在加工平台Z向导轨带动表面上;调节光路;用探针对工件表面探测;通过加工平台X向和Y向导轨的运动带动工件运动。用于超疏水性微结构表面的制备。 | ||
搜索关键词: | 超快皮秒 脉冲 激光 加工 疏水 微结构 表面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超快皮秒脉冲激光加工超疏水性微结构表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超快皮秒脉冲激光源(1)、光频隔离器(2)、第一反射镜(3‑1)、第二反射镜(3‑2)、第三反射镜(3‑3)、第四反射镜(3‑4)、第五反射镜(3‑5)、旋转液晶偏振片(4)、偏振分束器(5)、第一束流收集器(6‑1)、第二束流收集器(6‑2)、半波片(7)、第一聚焦透镜(8)、倍频发生器LBO晶体(10)、分色镜(11)、控光装置(12)、光束轮廓曲线仪(13)、光束放大组件开普勒扩束镜(16)、聚焦加工镜头(17)、加工平台(19)、显微成像CCD组件(20)和控制系统(21),超快皮秒脉冲激光源(1)发射的激光束经过内置的再生放大器放大后入射至光频隔离器(2),通过光频隔离器(2)的光束由第一反射镜(3‑1)进行反射,第一反射镜(3‑1)的反射光束经旋转液晶偏振片(4)形成偏振光束,该偏振光束入射至偏振分束器(5),经偏振分束器(5)的偏振分束,光束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被反射的反射光束被第一束流收集器(6‑1)的光探测端接收,另一部分光束经半波片(7)入射至第一聚焦透镜(8),该第一聚焦透镜(8)的出射光束入射至第二反射镜(3‑2)进行反射,第二反射镜(3‑2)的反射光束再经第三反射镜(3‑3)反射后,入射至倍频发生器LBO晶体(10),光束经倍频发生器LBO晶体(10)变换波长后,波长由1064nm变为532nm,变换波长后的光束入射至分色镜(11),混杂在波长532nm光束中的1064nm的光束经分色镜(11)反射后,反射光束被第二束流收集器(6‑2)的光探测端接收,而波长为532nm的光束经分色镜(11)入射至控光装置(12),控光装置(12)的出射光束入射至第四反射镜(3‑4),经第四反射镜(3‑4)反射的反射光束经光束放大组件开普勒扩束镜(16)扩束后入射至第五反射镜(3‑5),经第四反射镜(3‑4)透射的少量透射余光被光束轮廓曲线仪(13)的光探测端接收,被光束放大组件开普勒扩束镜(16)扩束的光束经第五反射镜(3‑5)入射至聚焦加工镜头(17),经过聚焦加工镜头(17)聚焦的光束用于对固定在加工平台(19)上的工件(18)进行加工;从工件(18)反射回来的少量余光被显微成像CCD组件(20)的光接收端接收,所述显微成像CCD组件(20)用于对工件(18)的加工过程进行在线监测,显微成像CCD组件(20)的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控制系统(21)的控制信号输出输入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189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瓶生产线上的底模
- 下一篇:一种装有吊环的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