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得可溶性克隆表达的斑马鱼肌酸激酶蛋白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5220.9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涵年;赵铁军;马琴琴;郭江峰;丁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2 | 分类号: | C12N9/12;C12R1/19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可溶性克隆表达的斑马鱼肌酸激酶蛋白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在导入ckmt2基因的大肠杆菌的菌液中加入IPTG至IPTG的终浓度为0.9~1.1mM;摇床培养;菌液的OD600nm为0.4~0.6;2)、将步骤1)的所得菌液先离心,弃上清,所得的沉淀中先加入PBS重悬,重悬后再加入溶菌酶,使溶菌酶的终浓度为180~220μg/mL;3)、先将上述步骤的所得物于36.5~37.5℃处理8~12min,然后于液氮中冰冻38~42秒;再于室温中自然解冻至液态;4)、重复上述步骤3)2次;5)、将步骤4)的所得物先离心,取上清,上清中含有可溶性的斑马鱼肌酸激酶融合蛋白。 | ||
搜索关键词: | 获得 可溶性 克隆 表达 斑马 肌酸激酶 蛋白 方法 | ||
【主权项】:
获得可溶性克隆表达的斑马鱼肌酸激酶蛋白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在导入ckmt2基因的大肠杆菌的菌液中加入IPTG至IPTG的终浓度为0.9~1.1mM;220rpm、36.5~37.5℃培养摇床振荡继续培养4.5~5.5小时;所述菌液的OD600nm为0.4~0.6;2)、将步骤1)的所得菌液先于11000g~13000g离心9~11min,弃上清,所得的沉淀中先加入PBS重悬,重悬后再加入溶菌酶,使溶菌酶的终浓度为180~220μg/mL;3)、先将上述步骤的所得物于36.5~37.5℃处理8~12min,然后于液氮中冰冻38~42秒;再于室温中自然解冻至液态;4)、重复上述步骤3)2次;5)、将步骤4)的所得物先于11000g~13000g离心9~11min,取上清,所述上清中含有可溶性的斑马鱼肌酸激酶融合蛋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3522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式保护气氛热处理炉炉门密封装置
- 下一篇:用在户外卷帘中的防风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