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铣头体45°相交轴孔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5499.0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4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赵敏捷;程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B23Q15/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果浯溪 |
地址: | 161005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铣头体45°相交轴孔的加工方法,属于铣床制造技术领域,在被加工件铣头体下面铸造出工艺台,铣平工艺台后并以此工艺台为基准,在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上任意位置安夹,应用测头找正工件,计算并转换坐标系应用数控编程方式加工铣头体的两45°相交轴孔,达到孔系夹角45°±30〞的设计要求。通过精确旋转角度,在数控编程加工工序中,首先建立第一坐标系,完成Ⅰ孔的加工,然后工作台经过计算后的角度旋转,结合铣头体的设计尺寸和第一坐标系来计算推导转换出第二坐标系,将该坐标系数据录入数控程序,完成Ⅱ孔的加工。该方法实现了工件任意定位在工作台上找正工件,并加工出铣头体要求的尺寸和轴孔的45°夹角。 | ||
搜索关键词: | 铣头体 45 相交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铣头体45°相交轴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在被加工件铣头体下面铸造出工艺台,铣平工艺台后并以此工艺台为基准,在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上任意位置安夹,应用测头找正工件,计算并转换坐标系应用数控编程方式加工铣头体的两45°相交轴孔,达到孔系夹角45°±30〞的设计要求,通过精确旋转角度,在数控编程加工工序中,首先建立第一坐标系,完成Ⅰ孔的加工,然后工作台经过计算后的角度旋转,结合铣头体的设计尺寸和第一坐标系来计算推导转换出第二坐标系,将该坐标系数据录入数控程序,完成Ⅱ孔的加工;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铣头体(1)安置在划线平台上划线并将工艺台(2)下面铣平,其技术要求是:底面与铣头体(1)两孔轴线组成的平面平行在0.5㎜以内,在粗加工中完成,其作用是用于定位安夹工件;第二步,对铣头体(1)找正,在精加工工序中,以工艺台(2)面为基准将铣头体(1)利用压板(3)安夹在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4)上,将第一坐标系的原点位置坐标X1、Z1限定在L>X1>(Z1+L-M)>0的位置,此范围使工件基本位于工作台(4)正中位置,方便找正加工,此范围的坐标转换公式是相同的;安夹完工件后先应用测头找正工件,其具体步骤是用测头(6)测出a、b两点的Z向坐标,计算出a、b点确定的平面与机床主轴轴线的夹角,通过旋转工作台使A面垂直于主轴轴线,完成了工件的找正;第三步,使用测头(6)找出第一工件坐标系原点(7),用测头(6)测量工件的a、b点得到Z向坐标,测量工件c、d点取中点得到X向坐标,测得的X1、Z1为机床坐标系的坐标值,将该点坐标设置为第一工件坐标系原点(7)带入数控程序,完成Ⅰ孔加工;第四步,推导转换第二坐标系原点(8),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工作台135°,将Ⅱ孔平面面向机床主轴,结合铣头体(1)的L、M尺寸和第一工件坐标系原点(7)的坐标值(X1,Z1)推导转换出用于加工Ⅱ孔的第二工件坐标系原点(8),通过公式(1)(2)即可推算出第二坐标系的坐标值;
将计算出的机床坐标系坐标值(X2,Z2)输入程序,设置为第二工件坐标系原点(8),依此完成Ⅱ孔的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3549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