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射频识别综合管理控制电子导游通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6330.3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4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施连敏;王明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1/00 | 分类号: | H0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15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射频识别综合管理控制电子导游通讯方法,该通讯方法通过电子显示控制器实时监控分别与电子显示控制器连接的微型压电式蜂鸣器、便携式射频电路芯片、双层空腔滤波器、信号调谐监控器、频率配置寄存识别器、指示传感定位装置的信号传输,并按以下方式完成电子导游通讯信号传输的便携式射频识别综合管理控制过程。显著的解决了现有导游通讯方法中一直存在的导游通讯系统传输速度慢、抗干扰能力低、可扩展性不高、用户端应用单位成本高、系统管理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射频 识别 综合 管理 控制 电子 导游 通讯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便携式射频识别综合管理控制电子导游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讯方法通过电子显示控制器实时监控分别与电子显示控制器连接的微型压电式蜂鸣器、便携式射频电路芯片、双层空腔滤波器、信号调谐监控器、频率配置寄存识别器、指示传感定位装置的信号传输,并按以下方式完成电子导游通讯信号传输的便携式射频识别综合管理控制过程,该通讯方法具体依次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信号的发射:由微型压电式蜂鸣器发射输出9.78kHZ的音频信号;其中所述微型压电式蜂鸣器包括热塑性材料外壳、以及内置于所述热塑性材料外壳的芯片;该芯片上依次连接有可编程匹配电容阵列、偶数个大功率双极性晶体管、控制电路、复位电路、定时延迟计数器、比较电路、锁存器、微型锗材料天线、微型锂材料天线;步骤二、信号的射频处理:将所述的微型压电式蜂鸣器发出的音频信号通过便携式射频电路芯片进行感应处理;所述的便携式射频电路芯片上均匀设置多个微型音频感应传感器,以及与上述多个微型音频感应传感器连接的双频点频率数据输出装置;步骤三、信号的去噪处理:将步骤二中的便携式射频电路芯片进行感应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双层空腔滤波器进行去噪处理;所述双层空腔滤波器为高通滤波器,所述双层空腔滤波器包括由硅材料制备的双层长方体外壳、外壳内第一层中设置的3~7个电容器和7~12个电感器、外壳内第二层中设置的12~14个电容器和14~16个电感器;其中,所述双层长方体外壳的长高宽比为9∶1∶2.3,第一层与第二层的长和宽均相同,第一层的高与第二层的高之比为2∶3.4;步骤四、信号的调节处理:将步骤三中的双层空腔滤波器进行去噪处理后的信号通过信号调谐监控器进行放大调节处理;所述的信号调谐监控器内置有:13~15个调制解调芯片、与上述13~15个调制解调芯片相连的信道板内分段控制电路;其中,所述13~15个调制解调芯片中的前一个调制解调芯片的输出连接到下一个调制解调芯片的输入,组成一条菊花链;所述的信道板内分段控制电路具体包括译码器、两组开关和路径选择电路;步骤五、信号识别处理:将上述步骤四中的信号调谐监控器进行放大调节处理后的信号通过频率配置寄存识别器进行识别处理;所述频率配置寄存识别器预设有77~83个高频点数据,其中,上述77~83个高频点数据每两个间隔一个空闲频点;步骤六、信号的指示定位:将步骤五中的频率配置寄存识别器进行识别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指示传感定位装置进行指示定位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5633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