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2681.5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9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辉;李富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侵蚀防治技术,尤其适用于紫色泥、页岩发育的土层浅薄坡耕地土壤侵蚀的治理。本发明是将发生侵蚀的浅薄土壤下的母岩挖起,利用耕作工具将其敲碎;沿等高线掏沟筑垄形成地面起伏状态,每年挖掘沟内母岩,并于次年变换沟与垄的位置;沟内设置土挡,垄下未被挖掘的母岩带沿等高线形成母岩隔挡,延长雨水的停留时间,使母岩处于较长时间的浸泡或湿润状态以软化母岩,加快母岩碎屑的风化成土。本发明能够快速补充侵蚀的土壤、促岩化土、增加土层厚度、人力物力投入少、操作简单、适应面广,有助于提高坡耕地生产力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耕地 土壤侵蚀 治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就地利用母岩(泥、页岩)碎屑补充被侵蚀的土壤,将发生侵蚀的浅薄土壤下的母岩挖起,利用耕作工具敲碎大块状岩石,人为加速母岩成土过程和成土量;沿等高线掏沟(2)筑垄(1)形成地面起伏状态,每年挖掘沟(2)内母岩,并于次年变换沟(2)与垄(1)的位置;沟(2)内设置土挡(3),垄(1)下未被挖掘的母岩带沿等高线形成母岩隔挡(4),延长雨水的停留时间,使母岩处于较长时间的浸泡或湿润状态以软化母岩,加快母岩碎屑的风化成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6268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