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制备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6242.1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新;刘超;吴玲;逯梦娅;马柱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A61K36/185;A61K8/97;A61P31/04;A61P31/10;A61P39/06;A23L3/347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菊叶香藜挥发油在抑菌/杀菌和抗氧化产品中的应用。菊叶香藜挥发油可通过水蒸气蒸馏或CO2超临界萃取的方法获得,其主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进行了鉴定。菊叶香藜挥发油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属、沙门氏属、志贺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属等细菌以及念珠菌属、隐球菌属、青霉素、曲霉属、毛霉属、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等真菌具有明显的杀灭或抑制功能。DPPH法证明菊叶香藜挥发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菊叶香藜挥发油可在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用于制备相关的抑菌/杀菌和抗氧化产品。 | ||
搜索关键词: | 菊叶香藜 挥发油 制备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将采集的新鲜菊叶香藜加到提取罐中,加水直到完全浸湿样品,打开油浴加热,将油浴温度调到100~250摄氏度,反应釜上方加一套冷凝装置,用锥形瓶收集冷却的蒸汽,然后将收集到的蒸汽冷凝液放到分液漏斗中静置待分层,待所分的油层不再增加即不再出油为止,将油层取出收集,然后用干燥剂干燥,得到淡黄色液体,即菊叶香藜挥发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6624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