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及其污染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8639.4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别如山;宋兴飞;纪晓瑜;黄兵;朱少飞;刘茜茜;陈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30 | 分类号: | F23G5/30;F23G5/44;F23J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及其污染控制系统。涉及一种垃圾焚烧锅炉及其污染物控制系统。为解决现有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排渣困难,需要定期停炉除渣,影响垃圾焚烧厂经济性问题。方案一:炉体内设置有循环流化床,炉体内布置有双“V”字形布风板,炉体、分离器、烟气冷却室及尾部烟道依次连通,尾部烟道内布置上下级低温过热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一二次风上下级省煤器,分离器通过U型阀与炉体连通;三与一区别采用双倒“V”字形布风板,五与三区别采用倒“V”字形布风板;方案二、四、六在方案一、三、五上增加半干式反应塔、布袋除尘器、引风机、烟囱、飞灰仓、石灰浆制备系统、旋转喷雾器和活性炭喷射装置。本发明用于焚烧垃圾,并能控制污染物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垃圾 焚烧 锅炉 及其 污染 控制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所述锅炉包括垃圾给料口(4)、炉体(5)、排渣口(6)、水冷双螺旋绞龙(7)、振动筛(8)、提升斗(9)、不可燃物储仓(10)、分配阀(12)、床料储仓(13)、烟气冷却室(14)、高温过热器(15)、尾部烟道(16)、上级低温过热器(17)、下级低温过热器(18)、一次风上级空气预热器(19)、上级省煤器(20)、下级省煤器(21)、二次风空气预热器(22)、一次风下级空气预热器(23)、一次风机(28)、一次风蒸汽空气预热器(29)、风室(30)、二次风机(31)、二次风蒸汽空气预热器(32)、二次风进口(33)、旋转阀(36)、汽包(37)、星型卸料阀(42)、水冷屏(43)、分离器(44)、布风板(45)、U型阀(46)、循环流化床(50)、石灰石给料口(52)、多个炉内喷氨脱硝入口(35)、多个吹灰器(47)、至少一个给料斗(1)、至少一个双螺旋绞龙(2)及至少一个滚筒播料器(3);炉体(5)的顶端设有汽包(37),炉体(5)内设置有循环流化床(50),其特征在于:炉体(5)侧壁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垃圾给料口(4)和多个二次风进口(33),且二次风进口(33)设置在垃圾给料口(4)的上方,炉体(5)侧壁的上方设有多个炉内喷氨脱硝入口(35),给料斗(1)、双螺旋绞龙(2)、滚筒播料器(3)及垃圾给料口(4)一一对应设置,给料斗(1)的出料口与双螺旋绞龙(2)的入料口相连通,双螺旋绞龙(2)的出料口与滚筒播料器(3)的入料口相连通,滚筒播料器(3)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炉体(5)的垃圾给料口(4)相连通,炉体(5)的四周内壁为膜式水冷壁,炉体(5)内的下部布置有布风板(45),所述布风板(45)为双“V”字形,双“V”字形布风板并列设置,且双“V”字形布风板的相邻两端相连接,每个“V”字形布风板的底部设有排渣口(6),双“V”字形布风板与炉体(5)底部之间的空间为风室(30),炉体(5)的侧壁上位于垃圾给料口(4)的下部与布风板(45)的上方之间设有石灰石给料口(52),水冷双螺旋绞龙(7)设置在排渣口(6)的正下方,排渣口(6)通过管路与水冷双螺旋绞龙(7)的入口相连通,水冷双螺旋绞龙(7)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振动筛(8)相连通,振动筛(8)分别通过管路与提升斗(9)和不可燃物储仓(10)相连通,提升斗(9)的出口(11)通过管路与分配阀(12)相连通,分配阀(12)上设有旋转阀(36),分配阀(12)通过管路分别与床料储仓(13)和炉体(5)相连通,床料储仓(13)的底端设有星型卸料阀(42),炉体(5)后侧墙的顶端通过烟道与分离器(44)相连通,分离器(44)的上端通过烟气冷却室(14)与尾部烟道(16)相连通,烟气冷却室(14)四周内壁为膜式水冷壁,烟气冷却室(14)包括相互连通的烟气前冷却室(14‑1)和烟气后冷却室(14‑2),水冷屏(43)布置在烟气前冷却室(14‑1)内,高温过热器(15)布置在烟气后冷却室(14‑2)内,尾部烟道(16)内自上而 下依次布置上级低温过热器(17)、下级低温过热器(18)、一次风上级空气预热器(19)、上级省煤器(20)、下级省煤器(21)、二次风空气预热器(22)和一次风下级空气预热器(23),高温过热器(15)中间、上级低温过热器(17)与下级低温过热器(18)之间、下级低温过热器(18)与一次风上级空气预热器(19)之间、一次风上级空气预热器(19)与上级省煤器(20)之间、上级省煤器(20)与下级省煤器(21)之间、下级省煤器(21)与二次风空气预热器(22)之间、二次风空气预热器(22)与一次风下级空气预热器(23)之间均分别设有一个吹灰器(47),分离器(44)的下端通过U型阀(46)与炉体(5)内的下部相连通,一次风下级空气预热器(23)通过管路与一次风上级空气预热器(19)相连通,二次风空气预热器(22)通过管路与二次风进口(33)相连通,一次风上级空气预热器(19)通过管路与风室(30)相连通,一次风机(28)通过管路与一次风蒸汽空气预热器(29)相连通,一次风蒸汽空气预热器(29)通过管路与一次风下级空气预热器(23)相连通,二次风机(31)通过管路与二次风蒸汽空气预热器(32)相连通,二次风蒸汽空气预热器(32)通过管路与二次风空气预热器(22)相连通,烟气前冷却室(14‑1)的下部出口及星型卸料阀(42)的出口二者通过一根管路与提升斗(9)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6863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