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图和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多视点视频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8722.1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2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圆;张凌寒;吴琳;金志刚;侯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50;H04N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视频传输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图和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多视点视频传输方法,包括:首先从多个视点中提取深度图视频序列,对深度图视频序列进行编码压缩后,采用信道编码进行保护,再投入有损信道传输;对于视点图信息则采用DVC编码方式,对于DVC编码中的K帧采用传统的帧内编码方式并将所有编码后的数据流直接进行网络传输,对于W帧则进行DCT变换并量化,将量化系数熵编码后投入有损信道,根据解码器的反馈请求发送校验码作迭代纠错解码。本发明能够提高多视点视频编码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分布式 视频 编码 视点 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深度图和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多视点视频传输方法,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首先从多个视点中提取深度图视频序列,对深度图视频序列进行编码压缩后,采用信道编码进行保护,再投入有损信道传输;(2)对于视点图信息则采用DVC编码方式,对于DVC编码中的K帧(关键帧)采用传统的帧内编码方式并将所有编码后的数据流直接进行网络传输,对于W帧(Wyner‑Ziv帧)则进行DCT变换并量化,将量化系数熵编码后投入有损信道,根据解码器的反馈请求发送校验码作迭代纠错解码;此外,对模式信息和变换系数采用不等差错保护措施,与此同时对量化系数进行反量化,并再次粗量化后经Turbo编码器编码送入有损信道;(3)解码时,根据解码端反馈的丢包信息,相对增加Turbo码编码器输出的校验数据传输速率,或通过增加信道编码的复杂度增加对运动信息和变换系数的保护等级,对于视点图信息进行DVC解码,并根据相应的深度图和分布式视频解码规则,将视点图信息和深度图信息结合,实现多视点立体视频的解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6872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